2024 年终总结之当下的力量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
今年在越南岘港跨年。
从18年每年写年终总结开始,每年写年终总结都要翻一下前些年写的,但19年没写,之前几年甚至没想起来为啥就19年没写,当时想可能是因为19年过得还挺舒服的,或者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记录,根本不会去回忆19年为什么没写。今年才回想起来因为 2019.12.31 是第一次出境游,去了泰国。当时还想着什么时候再次出境游,结果到2024年才有第二次第三次出境游。但这次出境游比我想象的时间要更长,去的地方要多。
这一年总体感觉是一个比去年更递进的一年。被推动着的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去年只是一个开始,是起点和铺垫,只用丰富来形容这一年反而显得过于单调了。今年可以说是比较跌宕起伏的一年,没有去年那么顺利,很多曲折,但是层次确实要更递进。更像人生,好好坏坏,起起伏伏,一切都是体验。去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内旅居,今年则是出国旅居,年底的几个月旅游+旅居了东南亚5个国家,看到了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人。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里,探索不同的东西,了解相关的历史、看看相关的书、电影,在现实里和当下的人交互,和世界交互。
今年这篇总结写着写着发现,写成了《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既然如此,那就顺其自然吧!
当下的力量
不能停止思考是一个可怕的烦恼,由于几乎每一个人都遭受着此种痛苦,而我们又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就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下的力量》
思维其实很容易让人上瘾,因为你认同思维,就是说,你从思维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取自我的感觉,因为你认为,如果你停止思维活动,你将不复存在。
去年的年终总结标题是:为什么我们总想把时间填满,今年再看这个问题,发现是因为我们难以停止思考。大脑总在想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思维和时间相关,当下被思维占据之后会觉得沉浸在未来和过去中。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发现当下呢,基本都会是产生心流的时刻,那种忘记了所有的过去和未来,沉浸在当下里,内心产生平静和幸福感。虽然在去年的年终总结里并没有今年再看这么明确的概念,但是关于应对问题的方式,现在看也很实用:
尽量避免想太多,降低预期。同时变得好奇,不担心做得「对不对」,要「花多长时间」,能否「解决」问题或是否「重要」。享受你感觉到的与问题的互动和冲动就好了。依冲动行事,看看会发生什么,再遵循新的冲动。
当人通常习惯评价而不是描述事实的时候,就是被过去和未来束缚的时候,因为当下是没有好坏的。
生命就是此刻,你的生命从来不会不在此刻,未来也不会。
什么时候发现当下,某刻产生了那种幸福感呢?细想其实还是有很多个这样的时刻的。
在回老家的期间,走到走过了无数次的那座桥,抬头看到了不输各种远方美景的一瞬间
在清迈最后一次徒步,几个小时翻山越岭,在夜色里下山,坐在红色双条车里看到了山下超美的夜景的一瞬间
在马来西亚怡保的一家咖啡店里,坐了很久,突然在抬头的一瞬间看到了墙上的画上写了一句话:Enjoy moments before they become memories
在巴厘岛夜晚波涛汹涌的海浪声中,从海边走过突然抬头看到透出红光的海神像的那一瞬间
不仅有幸福的一瞬间,还有想哭的一瞬间:在巴厘岛吃了一顿法餐,结果没经验点到了一盘生肉,咱也不懂,只是吃的时候就很想哭
你通常不会意识到你所有的思维模式,通常只有通过观察你的情感,你才能对它们保持意识。
无论哪种时刻,都是很珍贵的当下,还有很多很多个这样的瞬间,它们成为了会被反复回忆起的瞬间,各种情绪跟随着场景出现,得以观察各种情绪下的思维模式,感受临在。
你不会在一个无常的世界中追求永恒,因为它是一个有形有相、有得有失、有生有死的世界。你不会要求情境、状况、地点或人物让你快乐,如果它们未能达到你的要求你就痛苦。
要么离开这种情境,要么就接纳它,其他一切的行为都是疯狂的。
《不上班派对》播客一周年
没想到吧,本台还在呢(手动狗头),从2023来到了2025。更是在一年多里更新了60期播客。
通过录播客,不仅收获了几个联系紧密的好朋友,更多了一份加深认识自我的路径。每一次的观点和思维碰撞,每一次的反思和逐渐接纳,不仅仅是4个人的对话,更有来自面对着第四堵墙这样的一种潜在观察视角下的不同反应和表现。这个播客对我来说影响也是深远的。有时候会因为要聊各种话题而不得不去真正不厌其烦的思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驱力。因为共读主题,重读了《命运》《被讨厌的勇气》《当下的力量》。因为曾经读过,重读起来,好像收束了时间线,发现书里讲的一些观点,不知不觉中早已融入进生活里了,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能读出新的感悟和理解。
还给18岁的自己写了一封信。本来有点犹豫要不要放进来,但是每次再读,自己也还是会觉得充满力量。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在支撑。生活是一分一秒的过的,烦恼过去,担忧未来是没有意义的。当下其实什么都有,不需要从过去和未来里寻找这份支撑。心态开放的面对一切,不需要害怕被打破现在的秩序,总会有新的秩序来代替现有秩序。不是过去造就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现在。上野千鹤子说,最重要的是诚实地对待自己,在每个方面扪心自问,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不要糊弄自己。人生其实也是短暂的,需要诚实的面对自己,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18岁的你充满烦恼,但同时也充满希望。你可能会烦躁、易怒、爱哭、敏感、鲁莽、冲动,不过没关系,这些都是正常的,以后的你会觉得这些情绪是珍贵而鲜活的。这些饱满的情绪都会成为你前行的动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放心大胆的往前走,跟随内心做出选择,你会成为一个不会对自己失望的人。
18岁是个爱做梦的年纪,总是有着很多幻想,突然变得很有钱,突然变得惹人爱,还总是幻想,突然有个人能出现拯救你的一切负面情绪,接纳你的所有不好。但没关系,即使是18岁的你也很清楚,幻想变成现实中间可能隔着很多机遇和努力。你期待着,但同时也不只是期待着,你专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不厌其烦的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学会一点一点的接纳自己,一点一点的去了解世界,就这样生活着,生活着,你就会慢慢发现你其实有很大的能量,一直在和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对话,做成了很多很多的小事情,破除了完美幻想,你开始明白,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可以拯救你,接纳你的所有,那这个人只能是你自己。
最后,送你王小波的一句话: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关系不是必需,而是渴望
今年这一年,开始意识到,关系的重要。你不需要必须有,你只是想要有。以前没有意识到,但当我观察过去的经历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关系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无法否认观察者的存在,每个人也都是观察者,当关系产生时候,才会看到不同自我的产生。在交互中看自己,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只是旅居一个地方,不认识新的人,不产生新的关系和链接,只是物理空间的变化,饮食和环境的变化,很快就会厌倦,因为会发现,喜欢吃的东西和喜欢的自然景观都很固定,只要想去获得,那些东西一直在那里。但文化和软性的经验和体验不同,它很难被重复。
旅居好像就是在向外求的一种形式。旅居的动力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我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不同的人生,从而来进一步确认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是多元开放。不是二元对立,我需要这种确认,需要很多的确认。需要在多元的环境中浸泡,才能真的去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社会或者单一文化环境里灌输的声音。
在清迈的时候,有次语言角跟一个老外聊天,他说当你听到脑子里的声音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看看这个声音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声音,可能退后一步发现,这个声音是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什么别的人的声音。这个观点一直在后来被想起,我也觉得很实用。
最后
通常年终总结都会给自己新的一年设定各种计划,但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这种习惯和计划了,每年几乎都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好好活着。但反而这几年过得很自洽,不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过好每一个当下,或许这才是最难,也是最简单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