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以来,利用空闲时间走走停停、磕磕碰碰的做着自己的《牧童空间》。为什么会这么形容呢?源于重构。从一开始的构思仅仅只是做一个纯属自己的个人空间到做一个空间内核,可以完美的扩展成任意一个大型空间,也可以和任何只要有API接口的空间通信;而代码的重构比思想更为频繁,短短几个月已经不知道重构了多少次。从耦合性较高的代码到单一原则;从一开始写的功能庞大而复杂的控件到简单实用有针对性的控件;从学到一点新东西,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到自己的空间中去;甚至在最近不满意整个空间的架构,全部推到重来。......原来,要重构的不仅仅只是代码,更是思想。

      对我来说,对代码质量的要求,往往比完成某一个项目更为重要。看着条理清晰、清爽干净的代码,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就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慢慢的,开始习惯用写代码的方式去书写人生。因为相信,生活就应该简单而充实。

      当生活遭遇挫折,事业遭遇选择,是不是还可以像写代码一样有着去重构的勇气?当爱情已然凌乱并开始模糊,是不是还要像去祈祷那些老系统不要罢工?这真的是一件很难抉择的事情。因为无论代码有多么的糟糕,但终究是自己写出来的。每一条代码都是自己的孩子!

      重构源于对完美的追求。虽有对割舍的不忍,但是当看到令自己可以欣慰的代码时,一切又是那么值得。原来重构不仅仅存在于思想,更是贯穿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如来自己上海一个半月了,对这边也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是时候着手新一轮的重构了。 或许这个决定有点仓促,但时间已不容我多做停留,我要用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就如劣质的代码终究是要被抛弃的一样。也只有优质的代码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I believe !
posted on 2008-06-02 21:28  Borg  阅读(2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