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入门(一)
基本地 先分清楚什么是数据元素和数据项
例如,在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一个学生的完整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学号、性别等)可以看作一个数据元素。它具有相对完整的意义,是描述一个个体或 对象的一组相关属性的集合。数据元素可以由多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字段、域、属性等。它是数据元素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含义和属性。
数据结构: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两个层次
逻辑结构:(仅从逻辑结构上描述数据),有两个要素,一数据元素,二是逻辑关系。
而逻辑关系包括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以及图结构(or网状结构)这四种(主要根据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划分),它们的复杂程度依次递进。
线性结构(一对一的关系)包括:
线性表:典型一对一
栈和队:有特殊限制的线性表,数据操作仅在表的一端或两端进行。
字符串:数据元素仅由一个字符组成
数组:线性表推广,其数据元素是一个线性表。
树结构(一对多):
树:具有多个分支的层次结构
二叉树:具有两个分支的层次结构
图(多对多):
有向图:边是顶点的有序对
无向图:边是顶点的无序对
具体细分如下:
存储结构(既要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 又要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为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