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道题是DP。那么一开始很自然的想出了O(n^3)的方法。就是预处理是否是Palindrome的boolean[][],话费O(n^3)。然后处理i到j段件的cut数目int[][]也花O(n^3)时间,因为i和j两层循环,中间又要遍历一次i和j之间的分割点。但是网上看了一下两者都可以化简到O(n^2)。前者也是个DP,因为valid[i][j]依赖于valid[i+1][j-1]和s[i]==s[j]。而后面其实多求了许多不需要的信息,我们只要cut[0][j]就行了,而这里把所有的cut[i][j]都求了。这有点像Floyd算法求了所有点之间最短距离,所以复杂度就比Dijkstra高了一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9-30 22:15 阿牧遥 阅读(17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http://wikioi.com/problem/1169/棋盘型的动态规划,这道题可以看成是从左上角向右下角走两条不重合的路(除了开始和结尾)。动态规划要想的是状态和阶段,状态是(x1,y1,x2,y2),两个分别一步一步走,所以阶段就是L=x+y。这样状态也能简化成三维(L, x1, x2)。约束是其中每一部两个棋子不能重合(如果重合就设为0)。状态转移是每一步都可以从之前的四个状态走过来,比较取最大值就行。如果用循环的方式写,则L从小到大,x1,x2也从小到大循环。这里用了备忘录方式写,就比较方便。#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9-30 21:00 阿牧遥 阅读(2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思路,思路,还是思路。拿到这道题目的时候,习惯性的用DP去想,想不出,然后想分治,然后想到搜索(遍历),觉得效率太低。但其实看了题解之后,这种求全部解的,用遍历如DFS是很自然的。相比之下,之后的Palindrome PartitioningII那个题目,DP显然更自然。当理解到是DFS时,这道题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9-30 13:51 阿牧遥 阅读(23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道题有点难。(首先这题是重新创建一个新的BST,所以就不用去想怎么在原有的list里面指针颠来倒去了。)1.首先这道题如果O(n*logn)就很简单了。如果可以O(n)空间的话,转化成数组,就可以O(n)时间,但这就没意思了。所以答案是可以O(1)空间,O(n)时间的。2.看过答案知道是自底向上考虑。但试了一下,生成的子树的节点个数先是少的,然后变多,然后又少(一开始1个节点的左子树,然后生成3个节点的子树时,又要生成1个节点的右子树),用循环写很不好表示状态,需要用栈来记住很多东西。3.那么看到很多相似的步骤,就可以用递归来做,但这是个自底向上的递归,怎么做呢?看一下答案,发现有这么些规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9-30 01:47 阿牧遥 阅读(408)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