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go语言-不同的OO

前言

  go语言因为产生时代的原因,大神们在设计go时,不得不考虑业界的流行趋势(编程理念),使得go既可以面向过程编程,也可以面向对象编程。这里不探讨两者的优劣,存在即是合理,面向过程编程经久不衰,而面向对象当今红红火火。如题所示,本文只计划聊一聊go的面向对象编程。

语法

面向对象离不开其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那么go在语法层面是怎么实现这个的呢?

先来看一下封装,示例如下:

type House struct {//House是大写开头,公开类型,相当于java的public class
    Name string //大写表示公开属性,即java的public
    height float32 //小写表示私有属性,即java的private
    width float32
}

//方法名大写表示公开方法,即java的public方法
func (h *House) Height() float32 {
    return h.height
}

func (h *House) Width() float32 {
    return h.width
}

func (h *House) Area() float32 {
    return h.height * h.width
}

从上述代码可以看出,go语法的封装完全依赖属性名或方法名开头字母的大小写来声明,大写表示公开,小写表示私有。这无不体现go语言大道至简的特点。但在go语言中,它不叫封装,它叫导出。导出的类型、属性、方法在包外可见。

再看一下继承,示例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wh := WhiteHouse{House: House{height: 1.0, width: 2.0, name: "abc"}, Building: Building{name: "xyz"}}
    //fmt.Println(wh.getName()) //此句会报多义的错误
    fmt.Println(wh.height) //获得了House的属性
    fmt.Println(wh.House.GetName()) //需要显式地指定调用哪个组合类型的方法
    fmt.Println(wh.Building.GetName())
}

type House struct {
    height float32
    width float32
    name string
}

func (h *House) GetName() string {
    return h.name
}

type Building struct {
    name string
}

func (b *Building) GetName() string {
    return b.name
}

type WhiteHouse struct {
    House //组合方式的继承,获得了House的属性及方法
    Building //组合方式的继承,获得了Building的属性及方法
}

所谓继承,宽泛的理解应该是获得已有类型的属性或方法,从而达到代码简化及复用的目的。而往具体了说则是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父子关系或等级关系的对象之间的一种强关联的关系,目的不仅仅是为获得与复用,而是同时声明了一种关系。

关于继承,以下这几种语言的实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语言 继承方式 关键词 说明
java 单继承 extends, interface 规避类的复杂性及多义性;但仍可以通过接口实现多继承,可见下面的代码示例
python 多继承 MRO,菱形继承,C3算法 -
c++ 多继承 虚基类, virtual -
javascript 原型链 prototype,constructor -
go 组合继承 embedded, duck -

java多继承示例:

public class Z {
    public void z() {
        
    }
}
public interface A {
	void x();
}

public interface B {
	void x();
}

//AB将会继承得到Z的方法z
//通过实现A、B两个接口的同名方法,得到自己专属的x方法实现,不存在多义的问题
public class AB extends Z implements A, B {
    @Override
	public void x() {
		
	}
}

public interface C {
	default void y() {
		System.out.println("C->y");
	}
}

public interface D {
	default void y() {
		System.out.println("D->y");
	}
}

//此处会报编译错误,必须覆盖y方法。这是java从语言规范层面规避多义问题
public class CD extends Z implements C, D {

}

javascript多继承示例:

//以下代码摘自大神阮一峰《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二):构造函数的继承》一文
//在此拜谢
function Animal() {
    this.species = "动物"
}

function Cat(name, color) {
    this.name = name;
  this.color = color;
}

//从这个函数里可以得知,javascript的继承有点简单粗暴的意思,相当于直接复制。
function Extend(Child, Parent) {
    var F = function{};
    F.prototype = Parent.prototype;
    Child.prototype = F.prototype;
    Child.prototype.constructor = Child;
    Child.uber = Parent.prototype;
}

Extend(Cat, Animal);
var cat1 = new Cat("大毛","黄色");
alert(cat1.species); // 动物

而python与C++都支持多继承,只不过两者对多继承多义的处理不一样。前者是通过MRO解决,后者则是通过virtual关键字解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go语言的继承是一种弱关系的继承,专心完成属性与方法的获得,以及代码复用。而这种继承方式也导致不支持继承类型间的转换,即上述代码中的WhiteHouse是不能转换为House或Building类型的。

在go中,如果要表达类似的强关系,只能通过interface来完成。但请注意,go的interface的概念依然不同于上述的java、c++语言,它不要求"实现了某个接口的类必须要实现接口中未实现的方法",而只是轻松写意地说道:"你只要实现这些个方法,那么你就实现了这些个接口"。 这两个说法有什么不同呢?虽然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后者的自由度更大,且看下文分解。

最后是多态。多态是同一个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体现在编程语言中就是同一个接口,在运行时因为不同的实例而执行不同操作。示例如下:

p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同一个对象g,不同的实例会有不同的表现(输出)
    g := Machinegun{}
    g.Fire()
    g = Handgun{}
    g.Fire()
}

type Gun interface {
    Fire()
}

type Machinegun struct {
    
}

func (m *Machinegun) Fire() {
    fmt.Println("machinegun fire")
}

type Handgun struct {
    
}

func (h *Handgun) Fire() {
    fmt.Println("handgun fire")
}

在多态这一点上,存在接口概念的语言都有大体相同的代码写法。只是go还是一种支持鸭子类型的语言,尽管没有python这种动态类型语言做得那么淋漓尽致。请上代码如下:

python代码示例: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class Animal(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walk(self):
        print(self.name + "在散步")


class Cat(Animal):
    pass


class Dog(Animal):
    pass


class Abc(object):
    def walk(self):
        print("abc" + "在走路")


def hello(animal):
    animal.walk()

if __name__ == "__main__":
    c = Cat("小猫")
    hello(c)
    d = Dog("小狗")
    hello(d)
    
    //鸭子类型在这里体现得相当完美
    //Abc并没有继承Animal,但却可以作为hello方法的参数
    //而在静态语言中,就必须传递Animal的子类
    abc = Abc()
    hello(abc)

所谓鸭子类型,维基百科解释为:duck typing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is an application of the duck test — "If it walks like a duck and it quacks like a duck, then it must be a duck"。

鸭子类型得益于实现时不测试方法或函数中参数的类型,而依赖于文档以及清晰的代码和测试来保证正确使用,当然如果文档不完善,就只能靠查看代码才知道如何使用,这也是其缺点。

同时,鸭子类型使得Animal即使在后续的版本中增加方法,而旧的实现类仍未实现该新方法,升级版本后,也不会影响已有代码的使用。而这一点在以前的java中是做不到的,因而直接导致java 8接口中default语法的出现。

鸭子类型可以使得不用太关注对象类型,而转而关心对象的行为或能力。

那么在go中,鸭子类型是如何体现的呢?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c := &Cat{}
	hello(c)

	abc := &Abc{}
	hello(abc)
}

func hello(animal interface{})  {
	animal.(Animal).walk()
}

type Animal interface {
	walk()
	//run()
}

type Cat struct {

}

func (c *Cat) walk() {
	fmt.Println("小猫在散步")
}

type Abc struct {

}

func (a *Abc) walk() {
	fmt.Println("abc在走路")
}

示例中的hello方法,因为interface{}神一般的存在,使得作为静态类型的go语言,可以模拟动态语言的写法。但似乎只是go真的只是鸭子类型语言而已,真的只是实现了鸭子类型的概念而已,其并没有动态语言的那种关于鸭子类型灵活性与自由度。

请关注公众号

不一样的go语言

posted @ 2019-03-03 23:15  eventer  阅读(4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