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观后感

作者:朱金灿

来源:http://blog.csdn.net/clever101

 

         断断续续看看了《越狱》四季,还是写点东西吧。对比国内的假大空的电视连续剧,美剧《越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这种差距我感觉主要体现在编剧的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众多,这里就不作分析。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具体谈谈的是《越狱》它里面的思想内涵。有人可能说:它不就是一部肥皂剧吗?有什么深度呢?我想说的是:难道好莱坞大片仅仅是靠大场面制作、超炫的3D效果吸引我们吗?它们吸引我们的估计还是里面有更多关于自由正义的元素,正是这些因素超越了种族和民族,引发了我们共鸣。下面就谈谈我这方面的看法。

 

        简而言之,《越狱》体现了其编剧对世界现状和对人的发展的一些深刻思考。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世界是由谁操纵的?编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公司。这里的公司主要指那些巨型的跨国公司。我是很不满意翻译们把公司翻译成组织的,因为组织这个词太笼统,不符合编剧的原意。为什么是公司?理由是十分明显的,一则公司财大气粗,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一些巨型跨国公司一年收入几千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国家的GDP;二则公司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在此方面估计只有军队比公司强点,但军队依赖国家财政,国家财政依赖公司,最终还是绕到公司身上。公司的强大最突出的体现是其掌握了核心技术,剧中的各方争夺的Scylla里面存储的正是影响人类未来的核心科技,这体现出编剧对科技力量的尊崇。那么接下来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力量越来越强大的公司对我们这个世界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表面上公司们确立的市场竞争的规则,大大激发了人的潜能,使得人类的财富积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确实是公司们值得歌颂的地方。如果一个编剧仅满足唱这方面赞歌,《越狱》就显得分量太轻了。《越狱》向我们展示了公司的阴暗面——公司一旦渗透到政治,就可能操纵这个国家。更为深刻的是公司力量的崛起还有可能人的异化——人不再是人,而变成某个集团的工具。剧中众多的打手不正是这种工具的生动写照吗?

 

        接下来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是:在一个公司控制的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人类的发展之途在哪里呢,就是说大部分人是不是都要沦为几个大公司的工具?编剧塑造的主人公斯科菲尔德,则揭示了答案。斯科菲尔德身上体现的是人类的理想人格:他是一个完整的人(whole man)、饱满的人(well-rounded person(顺便多提一句:这个也是美国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具体是他不但掌握人类的先进文明成果,而且有着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和高尚的情操,能够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正是具有这一特质,使得在剧中他无论面对各种险境,都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如果你觉得我的博客对你有帮助,请在下面网址中博客之星评选活动投我一票:

http://vote.blog.csdn.net/item/blogstar/clever101(单击候选人介绍下面的投他一票那个按钮)

参与投票有机会获奖:

     最佳贡献奖:通过微博分享活动就有机会获得30元充值卡一张(每周抽选5名)
    幸运奖:凡参与投票用户就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每周抽选5名)
    积极参与奖:所有参与投票并符合条件的用户均可获得20个下载积分。


posted on 2012-10-02 15:54  岚之山  阅读(22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