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第四单元及课程总结

OO第四单元及课程总结

架构设计

总体实现的类图如下

image

总体思路就是功能的分发,由一个总类把各个UmlElement视类型分发到类图处理类,顺序图处理类或状态图处理类。再由各处理类检查正确性,新建MyClass等结构,并进一步分发给各结构进一步处理。管理访问中由于需要从id到具体元素,故大量采用了Map结构。

为了省空间,各个MyClass等包装类没有继承UmlClass,而是选择了组合的方式,一个MyClass对应一个UmlClass(而且有的包装类并不需要原来的UmlElement,如MyParam中只用存各个参数的类型即可)。

各个包装类的设计思路也完全根据接口的方法需求来设计,比如需要接口中有查询消息数的方法,MyLifeline中便可以只用Map<MessageSort, Integer>来计数。

四个单元中架构设计及OO方法理解的演进

单元 架构设计 主要OO方法
输入解析部分用一个解析类处理构建。
具体化简求导部分采用接口抽象和组合结构,各个实现类分别实现相应方法。
用接口抽象每个项,充分利用多态性,建立抽象层次,工厂模式。
多线程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总体结构采用组合的方式,分派器管理调度器,调度器管理电梯。
电梯采用简单的自动运行方法,指令顺序由调度器决定,指令由分派器决定。
层次化,状态模式。
总体结构采用组合的方式。 层次化
完全依赖需求的组合方式设计,逐步分解分发接口方法。 层次化

总的来看对OO方法的理解演进主要是在第一单元,而后的几个单元最多是对层次化的应用,并没有采用其他的一些模式。第二单元中简单了解了一个状态模式,但由于电梯状态不多,比较简单,也没有实际使用。多态性的应用也只有第一单元有所使用,之后的几个单元出于性能考虑都是按照需求来进行的架构设计,扩展性较差。

四个单元中测试理解与实践的演进

单元 测试理解 测试实践
知道了要构造边界数据测试,覆盖样例的所有情况,和随机生成器生成大量样例测试;增加新功能后需要保证原来的测试也能通过 边界测试,特殊数据测试;表达式随机生成器大量测试;回归测试
学习了多线程测试,测试中增加了各线程所占的CPU时间考察这一项,即需要测试有无轮询 手动构造样例测试;回归测试
认识到规格对单元测试的和样例覆盖情况的指导作用,知道了根据规格进行的形式推理验证正确性 分析规格中的null等条件手动推理验证;基于规格的覆盖性单元测试
手动构造样例测试;单元测试

总的来说最具有价值的还是规格指导的单元测试,因为程序规模大起来之后,有很多功能其实可以看成是独立出来的,而写的时候又容易不注意null等,而单元测试和规格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快速排查有问题的方法等。生成器的覆盖由于时间并不充分,故只有第一单元有实践,后几单元的生成器都比较难写,而且验证起来也难,只能对拍或是找网上已经验证过的验证器。

课程收获

  1. 学习了架构设计和层次化思想
  2. 训练了多态性的应用
  3. 学习了多线程的编写
  4. 学习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思想
  5. 学习了规格和单元测试,用于应对大规模的程序
  6. 学习了UML建模语言和思想,大致知道了如何从对象和关系去描述一个问题
  7. 学习训练了代码风格规范

课程改进建议

  1. 有些指导书上的描述还是会存在不清晰的现象,建议在第三单元之后的作业都加上相应的规格(当然规格描述比较复杂的可以只写一下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等)
  2. 感觉对面向对象的一些设计模式训练得还不够,除了第一单元的工厂模式和第二单元的策略模式之后,后几个单元几乎就是普通的组合就可以搞定,建议后两个单元也出一些比较适合特定模式的情景,加深对各种模式的理解应用。
  3. 没有专门讲测评机的构建,建议出一个专门的测评机构建的作业与讲解(不强制的话真得调动不太起积极性)
posted @ 2021-06-24 12:51  Kyle-Kirsten  阅读(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