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plotlib介绍
matplotlib介绍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3,1,4,5,2])
plt.ylabel("grade")
plt.savefig('test',dpi=600)#输出默认为PNG格式
plt.show()
输入一维数组,plt默认将数组中的元素依次作为纵坐标的值,横坐标则是元素的索引(从0开始计算)。ylabel函数可以给纵坐标设置名字,这里我们将其称为grade。show展示图形。savefig函数可以在当前文件夹输出图片,这里我们设置dpi为600,表示一平方英尺的空间里面有600个像素点(算是高像素了)。
plt.plot([0,2,4,6,8],[3,1,4,5,2])
plt.ylabel("grade")
plt.savefig('test',dpi=600)#输出默认为PNG格式
plt.show()
二维数组下,元素一一对应。
plt.plot([0,2,4,6,8],[3,1,4,5,2])
plt.ylabel("grade")
plt.axis([-2,10,0,6])
plt.show()
axis可以指定横纵两个坐标轴的两个端点的取值,-2,10代表x轴从-2到10。0,6代表y轴从0到6。
subplot函数可以将整个平面分为许多子区域,例子中的3表示分为三个横轴区域,2表示分为两个纵轴区域,4表示我们要使用的是第四区域。
实例:
源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f(t):
return np.exp(-t)*np.cos(2*np.pi*t)
a=np.arange(0.0,5.0,0.02)
plt.subplot(2,1,1)
plt.plot(a,f(a))
plt.subplot(2,1,2)
plt.plot(a,np.cos(2*np.pi*a),'r--')
plt.show()
代码解释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f(t):
return np.exp(-t)*np.cos(2*np.pi*t)
a=np.arange(0.0,5.0,0.02)
导入包,定义一个叫做函数f(t)的函数,这个函数是一个衰减函数。然后我们定义一个数组。
plt.subplot(2,1,1)
plt.plot(a,f(a))
画出横轴方向有两个维度,纵轴方向有一个维度的子区域,在第一个区域使用a对应f(a)来画出函数,可以看出,画出的函数是一个衰减函数。
plt.subplot(2,1,2)
plt.plot(a,np.cos(2*np.pi*a),'r--')
plt.show()
在第二个区域里面画函数,plot函数画出来的是一个正弦函数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