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程也接近了尾声。有种终于“解放”了的感觉,但好像又缺了点什么,天天没有写不完的程序可担心,不必纠结博客能不能按时发,也不用管程序会不会达到要求。说实在的,似乎这些所谓的“担心”早已经变成了这学期的习惯,嘴上说着“又来了”,“太难了”,“怎么办啊”,其实的心里早已经对此没有了排斥,我们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了,不管多么难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游刃有余,不再是那个最开始的编程小白一遇到问题就急的直跳脚,我想也许这就是这学期最大的收获吧。

     早在没有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在学长学姐们和软件小伙伴的口中就对王建民老师有所了解,什么作业很多啊,很严厉啊,很折磨人啊,心里怕怕的。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见到的王老师并不是别人口中的王老师,感觉老师整堂课都是笑呵呵的,和蔼可亲的样子诶,但是一到留作业的时候就“原形毕露”了,哈哈。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说王老师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确实是很有效果的,让我们真正的动起手来,“做中学”。我其实是个不善于编程的程序小白,简单基础的程序还可以解决,遇到难点的问题就需要借鉴别人的代码,再添加删除修改或是借鉴别人的思想自己慢慢琢磨。我可以毫不避讳的告诉老师,程序不是我自己编出来的,是我照葫芦画瓢改出来的,我水平就在这,进步也是要一点点的,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我不怕遇到困难不怕吃苦,我也不怕我要费多大力气去解决困难,我也愿意在电脑面前编程好几个小时只为去修复一个bug,虽然我能力不行,但我并不排斥去学习。这学期通过这门课程真真切切的给了我一个可以去学习去努力的平台,也许是被“逼着”学习,在时间压迫下一点点成长。但是无论如何,我感觉到自己的编程能力比以前有所进度,不说现在能力如何,至少是进步了,那我就是收获了。

      编程能力的提高那是必须的,除了这些就是课外书籍的阅读,一篇篇博客的积累,github上一行行代码的集合,就像老师说的,我们也有个凭证来证明这一学期自己的成果,到时候回头看看也许会有意外收获,也许哪天这些博客代码就成了伯乐看中千里马的依据啦,赚到了哦。说到课外阅读,其实偷了懒,没有阅读的太仔细,大概看了一遍,感觉有些东西根本没有了解到,但是在阅读了《梦断代码》后,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程序员,那些大神吗都是一定意义上的“疯子”可以用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去研究。《构建之法》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的,在没上这门课的时候并不知道软件工程是向我们介绍这些知识,开始就以为是教我们编程的呢,后来想想自己真是太天真了,编程的能力都是基础,我们学习的是软件的一系列知识。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一个软件从需求,到设计,到编写,到测试,再到发布,其中涉及到的团队开发,结对开发,用户设计,场景设计,用户体验,项目总结,绩效评估等,这些都是以前不知道的。谁会想到一个成功发布并受到热烈欢迎的软件背后其实藏着这些,作为一个程序员这些知识就是我们该知道的,现在我知道了了解了,打心里为每个程序员点个赞。

       一学期的学习,收获的知识是说不过来的,也许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哪天用到的时候才知道王建民老师教给了我们这么多。对于课程的改进,有件事情不得不说,在收获之余,这门课程占用的时间确实是不少,对于一个要考研的孩纸来说伤很大,考研复习的进程被卡的一段一段的,我是心里放不下事的,所以每次作业布置下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要作业没有完成博客没有发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其他事都做不了。如果作业量不能减少的话,至少时间可以增加,或者提前告诉我们任务让我们有个心理准备。虽然说软件工程教给我们的知识不是怎么编程,但是老师还是可以适当的给点编程的指导方法什么的,那样同学们在受到启发的情况下会掌握更好的方法以免多走冤枉路。还有就是课堂上的小互动小游戏,劳逸结合吗。最重要的就是团队项目的投票机制,太不公平了,投票看的都不是作品的好坏,而是看谁认识的人多,如果都是这样的谁还有心情去用心做软件,倒是随便糊弄最后找几个人就好了。这件事是可以公平的,方法对了就可以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的话没有说,不单单只是这1500字,不管这门课程最后是以怎样的成绩来画上句号,最后剩下的就只是感谢了吧,不是说给谁带高帽子,这是我作为一个学生该说的话。作为一个准大四学生,特别珍惜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时光,也不懂事的才理解每个老师的不容易,谢谢老师,在你的教育领导下,我们可以很自信的走向战场了,无所畏惧。

 

posted @ 2016-06-23 11:15  大脑袋酿酿  阅读(209)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