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命题逻辑
前面部分内容略
范式
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 文字:命题变元或变元的否定
- 短语\(\wedge\)(合取式):有限个文字的合取(\(文字\wedge ...\wedge 文字\),或\(文字\))
- 子句\(\vee\)(析取式):有限个文字的析取(\(文字\vee ...\vee 文字\),或\(文字\))
- 合取范式:有限个子句的合取式(\(子句\wedge ...\wedge 子句\),或单个\(子句\))
- 析取范式:有限个短语的析取式(\(短语\vee ...\vee 短语\),或单个\(短语\))
例:
\(~P、P\)是文字,\((P)\)不是文字
\(P\wedge Q、P\wedge Q\wedge R、(P\wedge Q)\)是短语,\(P\wedge (Q)、P\wedge (Q\wedge R)、\sim (P\wedge Q)\)不是短语,子句与此类似
\(P\wedge Q\wedge R\)是析取范式、合取范式,\((P\wedge Q\wedge R)\)只能是析取范式
\((P\wedge Q) \vee (Q\wedge R)\)是析取范式,\(P\wedge (Q\wedge R)、\sim (P\wedge Q)\)既不是析取范式、也不是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 极小项:每个命题变元或其否定按序不重复出现的短语
- 极大项:每个命题变元或其否定按序不重复出现的子句
- 主合取范式:每一个子句都是极大项的合取范式
- 主析取范式:每一个短语都是极小项的析取范式
例:
对于命题变元\(P,Q,R\),有
\(P\wedge Q\wedge R,\;P\wedge \sim Q\wedge R\)是极小项(为真时对应的编码分别为111和101)
\(P\vee Q\vee R,\;\sim P\vee Q\vee \sim R\)是极大项(为假时对应的编码分别为000和101)
就是对每个极小元(极大元)取反,然后再取补集
或者先取补集,然后对每个极小元(极大元)取反 ←推荐这样做,因为容易对着真值表写
注意,取反操作是因为极小元和极大元的编码规则不一样
对于极小元,编码对应的各元素的值使得极小元为真,比如\(P\wedge Q\wedge R\),对应编码为\(111\)
对于极大元,编码对应的各元素的值使得极大元为假,比如\(P\vee Q\vee R\),对应编码为\(000\)
范式的应用
将命题公式转变为范式,判断公式类型(永真/永假/可满足式)、证明是否等价
永真公式无主合取范式,永假公式无主析取范式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推理的基本概念和推理形式
- 有效推理:\(\Gamma \Rightarrow H\)
-
推理定律:


-
真值表法:
检查前提均为真时结论是否为真 -
公式转换法:
证明\(G_{1}\wedge G_{1}\wedge ...\wedge G_{n}\to H\)为永真公式 -
演绎法:直接证明
规则P:引用前提
规则T:引用等价公式
规则CP(附加前提):欲证\(\Gamma \Rightarrow P\to S\)即证\(\Gamma ,P\Rightarrow S\) -
反证法:
欲证\(G_{1}, G_{2}, ..., G_{n}\Rightarrow H\)即证\(G_{1}\wedge G_{2}\wedge ...\wedge G_{n}\wedge \sim H\)永假(不一致)
一致:对于\(G_{1}, G_{2}, ..., G_{n}\),存在解释\(I\)使得\(G_{1}\wedge G_{2}\wedge ...\wedge G_{n}\)为真
例1:
\(\Gamma =\{P\vee Q,P\leftrightarrow R,Q\to S\},\;G=S\vee R,\;证明\Gamma \Rightarrow G\)
其中P引入前提
T引入前面公式推导的逻辑结果
I表示使用基本的推理定律
E表示使用基本的等价关系
例2:
\(证明P\vee Q,P\to R,Q\to R\Rightarrow R\)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