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定义:
指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类型
基准测试:在给系统施加较低压力时,查看系统的运行状况并记录相关数做为基础参考
负载测试:是指对系统不断地增加压力或增加一定压力下的持续时间,直到-
系统的某项或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安全临界值,不断加压使系统达到瓶颈,为调优提供参考数据。
压力测试:
(1)稳定性压力测试:在不同的给定的条件下(比如内存的使用,一定时间段内有多少请求等),系统表现出来的处理,反应能力(这里会考虑系统的容错能力,恢复能力)
(2)破坏性压力测试:不断加压,直至系统崩溃,挂掉,来得出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在哪儿
稳定性测试:在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的情况下,使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
并发测试:测试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者其他性能问题,
失效恢复测试:针对有多余备份和负载均衡的系统设计,检测如果系统局部发生故障,系统能否继续使用
配置测试:通过对被测系统软硬件环境的调整,了解各种不同环境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程度,从而找到系统各项资源的最优分配原则
性能测试常用的指标
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定义:从用户发送一个请求到用户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数据这段时间就是响应时间
计算方法:Response time = (网络时间 + 应用程序处理时间)
合理的响应时间 2/5/10 (2秒之内给客户响应被用户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5秒之内,比较糟糕,10秒之内,糟糕的用户体验,超过10秒,请求失败)
2、吞吐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端请求的数量
计算方法:Throughput = (number of requests) / (total time)
吞吐量-负载对应关系:
①上升阶段:吞吐量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吞吐量和负载成正比;
②平稳阶段:吞吐量随着负载的增加而保持稳定,无太大变化或波动;
③下降阶段:吞吐量随着负载的增加而下降,吞吐量和负载成反比;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Kira的学习笔记,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kira2022/p/16083673.html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