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排序算法

 笔者最近学习算法,学了很久也只弄懂了几个排序算法,在这里晒一下下,作为以后参考之用。

一、为什么要研究排序问题

许多计算机科学家认为,排序算法是算法学习中最基本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l  有时候应用程序本身需要对信息进行排序,如为了准备客户账目,银行需要对支票账号进行排序

l  很多算法将排序作为关键子程序

l  现在已经有很多排序算法,它们采用各种技术

l  排序时一个可以证明其非平凡下界的问题,并可以利用排序问题的下界证明其他问题的下界

l  在实现排序算法是很多工程问题即浮出水面

二、排序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输入:由n个数组成的一个序列<a1,a2,……,an>

输出:对输入序列的一个排列(重排)<a1’,a2’,……,an’>,使得a1a2≤……≤an

【说明】在实际中,待排序的数很少是孤立的值,它们通常是成为激励的数据集的一个部分,每个记录有一个关键字key,是待排序的值,其他数据位卫星数据,它们通常以key为中心传递。

三、相关概念

1.         排序的稳定性:在待排序的文件中,若存在多个关键字相同的记录,经过排序后这些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该排序方法是稳定的;若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发生变化,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A.       稳定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鸡尾酒排序、计数排序、合并交换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鸽巢排序

B.        不稳定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

2.         内部、外部排序:在排序过程中,若整个文件都是放在内存中处理,排序时不涉及数据的内、外存交换,则称之为内部排序(简称内排序);反之,若排序过程中要进行数据的内、外存交换,则称之为外部排序。

3.     待排文件的常用存储方式:

A.     顺序表:对记录本身进行物理重排(即通过关键字之间的比较判定,将记录移到合适的位置

B.     链表:无须移动记录,仅需修改指针

C.     用顺序的方式存储待排序的记录,但同时建立一个辅助表:对辅助表的表目进行物理重排(即只移动辅助表的表目,而不移动记录本身)。

4.     影响排序效果的因素

A.     待排序的记录数目n

B.     记录的大小(规模)

C.     关键字的结构及其初始状态

D.    对稳定性的要求

E.     语言工具的条件

F.     存储结构

G.    时间和辅助空间复杂度等

四、排序算法的分类(内部排序)

1.         比较类排序:排序结果中各元素的次序基于输入元素间的比较

A.       比较排序算法的下界

比较排序可以被抽象为决策树。一棵决策树是一棵满二叉树,表示某排序算法作用于给定输入所做的所有比较,而忽略控制结构和数据移动。

在决策树中,对每个节点都注明ij1ijn),决策树对每个叶节点都注明排列<π(1), π(2),……, π(n)>。排序算法的执行对应于遍历一条从根到叶节点的路径。在每个内节点作比较aiaj,其左子树决定aiaj之后的比较,其右子树决定aiaj之后的比较。当到达一个叶节点时排序算法就已经确定了顺序。要使排序算法能正确的工作,其必要条件是n个元素的n!种排列都要作为决策树的一个叶节点出现。在决策树中,从根到任意一个可达叶节点之间最长路径的长度(决策树的高度)表示对应的排序算法中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对于一棵高度为h,具有l个可达叶节点的决策树有n! l2h,则有hlg(n!)=Ω(nlgn)

B.        常见的比较类排序

a)         选择类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

b)        插入类排序:插入排序、二叉插入、两路插入、希尔排序

c)         交换类排序:冒泡排序、鸡尾酒排序、合并交换排序、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

2.         非比较类排序: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鸽巢排序

五、常用的排序算法 

1.         比较类排序

A.       选择类排序

a)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原地排序、不稳定排序

【思路】首先找出A中最小元素,并将其与A[0]中元素交换;接着找出A中次最小元素,并将其与A[1]中元素交换;对A中头n-1个元素继续这一过程

【代码】

        #region 选择排序

/// <summary>
/// 选择排序
/// 最差时间复杂度 Θ(n²)
/// 最优时间复杂度 Θ(n²)
/// 平均时间复杂度 Θ(n²)
/// 原地排序
/// 【排序过程】
/// 1、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 2、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元素,然后放到排序序列末尾
/// 3、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 </summary>
/// <param name="Array">待排序的数组</param>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for (int j = i + 1; j < Array.Length; j++)
{
if (Array[j] < Array[i])
{
Swap(
ref Array[i], ref Array[j]);//交换数据
}
}
}
}

#endregion

  

【时间复杂度分析】选择排序的比较操作为n(n − 1) / 2次,交换操作介于0n(n − 1) / 2次之间,故其时间复杂度为Θ(n2)

b)         堆排序(Heap Sort

 六、代码

【二叉堆】(二叉)堆数据结构是一种数组对象,可以被视为一棵完全二叉树。二叉堆有两种:大顶堆和小顶堆(最大堆和最小堆)。大顶堆中每个节点的值不大于其父节点的值,这样,堆中最大的元素就存放在根节点中。

 二叉堆

 

【思路】首先将输入数组构造成大顶堆;由于数组中最大元素为A[0],将其与A[n]交换使其达到最终正确位置;在堆中除去A[n],并将A[1n]保持为大顶堆;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堆大小降为2

堆排序

【代码】由思路知堆排序中应包含构造大顶堆和保持大顶堆子程序。MaxHeapify方法被用来保持大顶堆,其时间复杂度为O(lgn)

保持堆

        /// <summary>
/// 调整数组,保持大顶堆性质
/// </summary>
/// <param name="Array">待保持大顶堆的数组</param>
/// <param name="i">大顶堆的根</param>
/// <param name="HeapSize">堆的大小</param>
private static void MaxHeapify(int[] Array, int i, int HeapSize)
{
int left = i * 2;
int right = left + 1;
int largest;
if (left < HeapSize && Array[left] > Array[right])
{
largest
= left;
}
else
{
largest
= i;
}
if (right < HeapSize && Array[right] > Array[largest])
{
largest
= right;
}
if (largest != i)
{
Swap(
ref Array[i], ref Array[largest]);
MaxHeapify(Array, largest, HeapSize);
}
}

/// <summary>
/// 调整数组,保持大顶堆性质(迭代实现)
/// </summary>
/// <param name="Array">待保持大顶堆的数组</param>
/// <param name="i">大顶堆的根</param>
/// <param name="HeapSize">堆的大小</param>
private static void MaxHeapifyWithoutRecursive(int[] Array, int i, int HeapSize)
{
while (i <= HeapSize)
{
int left = i * 2;
int right = left + 1;
int largest;
if (left < HeapSize && Array[left] > Array[right])
{
largest
= left;
}
else
{
largest
= i;
}
if (right < HeapSize && Array[right] > Array[largest])
{
largest
= right;
}
if (largest != i)
{
Swap(
ref Array[i], ref Array[largest]);
i
= largest;
}
else
{
return;
}
}
}

  

        /// <summary>
/// 构造大顶堆
/// </summary>
/// <param name="Array">待构造大顶堆的数组</param>
private static void BuildMaxHeapify(int[] Array)
{
int HeapSize = Array.Length;
for (int i = (Array.Length - 1) / 2; i >= 0; i--)
{
// MaxHeapify(Array, i, HeapSize); //递归实现
MaxHeapifyWithoutRecursive(Array, i, HeapSize); //迭代实现
}
}

  

堆排序代码如下: 

 【时间复杂度分析】调用BuildMaxHeap时间为O(n)n-1次调用MaxHeapify,每次时间为O(lgn),故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lgn)   

posted @ 2011-07-23 23:18  狼の禅  阅读(2728)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