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rkdown的基本语法

1.标题

在想要设置为标题的文字前加#来表示
一个#是一级标题,两个#是二级标题,三个#是三级标题
示例:

# 这是一级标题
## 这是二级标题
### 这是三级标题

效果:

这是一级标题

这是二级标题

这是三级标题

2.字体

  • 加粗

要加粗的文字左右分别用两个*包围起来

  • 斜体

要倾斜的文字左右分别用一个*包围起来

  • 斜体加粗

要倾斜和加粗的文字左右分别用三个*包围起来

  • 删除线

要加删除线的文字左右分别用两个~包围起来
示例:

**这是加粗的文字**
*这是斜体的文字*
***这是斜体加粗的文字***
~~这是加删除线的文字~~

效果:
这是加粗的文字
这是斜体的文字
这是斜体加粗的文字
这是加删除线的文字

3.引用

在引用的文字前加>,可以多级嵌套
示例:

>这是引用的内容
>>这是引用的内容
>>>>>这是引用的内容

效果:

这是引用的内容

这是引用的内容

这是引用的内容

4.图片

语法:

![文本](图片地址)

示例:

![美女](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635835276,2152133705&fm=11&gp=0.jpg)

效果:
美女

5.超链接

语法:

[文本](超链接地址)

示例:

[百度](http://www.baidu.com)

效果:
百度

6.列表

示例:

- 文本1
    -文本1.1
    -文本1.2
- 文本2
    - 文本2.1

效果:

  • 文本1
    • 文本1.1
    • 文本1.2
  • 文本2
    • 文本2.1

7.代码引用

示例:

    `单行代码`

效果:
单行代码
示例:

    ```
    多行代码
    多行代码
    ```

效果:

    多行代码
    多行代码

8.表格

语法:

表头|表头|表头
-|:-:|-:
内容|内容|内容

第二行用于分割表头和内容
文字-左边加,表示文字居左,-两边加表示文字居中,-右边加,表示文字居右

示例:

姓名|技能|排行
:-|:-:|-:
孙悟空|打|老大
猪八戒|吃|老二
沙和尚|保护|老三

效果:

姓名 技能 排行
孙悟空 老大
猪八戒 老二
沙和尚 保护 老三

二、Python简介

1.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 机器语言

    • 通过二进制来编写文件
    • 执行效率高,但编写太麻烦
  • 符号语言(汇编)

    • 使用符号来代替机器码
    • 编写程序时,不需要使用二进制,而是直接编写符号
    • 编写完成后,需要将符号转换为机器码,然后再由计算机执行
      符号转换为机器码的过程称为汇编
    • 将机器码转换为符号的过程,称为反汇编
    • 汇编语言一般只适用于某些硬件,兼容性比较差
  • 高级语言

    • 高级语言的语法基本和现在英语语法类似,并且和硬件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了
    •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高级语言开发程序可以在不同的硬件系统中执行
    • 并且高级语言学习起来也更加的容易,现在我们知道的语言基本都是高级语言
    • C、C++、C#、Java、JavaScript、Python……

2.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

  • 编译型语言(如C)

    编译型语言会在代码执行前将其编译为机器码,然后将机器码交给计算机执行
    过程:源码--编译-->机器码
    特点:执行速度快,跨平台性较差
  • 解释型语言(如Python,JS,Java)

    解释型语言不会在代码执行前进行编译,而是在执行的同时一边执行一边编译
    过程:源码--解释器-->解释执行
    特点:执行速度较慢,跨平台性较好

3.Python的用途

  • WEB应用(Facebook、豆瓣等)

  • 爬虫程序

  • 科学计算

  • 自动化运维

  • 大数据

  • 云计算

  • 桌面软件/游戏

  • 人工智能

4.Python和Sublime的整合

  • 方式一

    在Sublime中执行Python,Ctrl+b自动在Sublime内置的控制台中执行
    这种方式在某些版本中对中文支持不好,并且不能使用input()函数
  • 方式二

    使用SublimeREPL来运行Python代码
    安装插件后,设置快捷键,按f5自动执行当前的Python代码
    { "keys": ["f5"], "caption": "SublimeREPL:Python","command": "run_existing_window_command", "args":{"id": "repl_python_run","file": "config/Python/Main.sublime-menu"}},

5.数据类型

  • 数值

    • 整型
    • 布尔型
    • 浮点型
    • 复数
  • 字符串

  • 空值

6.对象的结构

每个对象都要保存三种数据

  • id(标识)

    • id用来标识对象的唯一性,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id
    • 对象的id就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号
    • 可以通过id()函数来查看对象的id
    • id由解析器生成,在CPython中,id就是对象的内存地址
    • 对象一旦创建,其id永不改变
  • type(类型)

    • 类型用来标识当前对象所属的类型
    • 比如:int str float bool等
    • 可以通过type()函数来查看对象的type
    • Python是一门强类型的语言,对象一旦创建,类型无法更改
    • 类型转换指的是将一个类型的对象转换为其他对象,不是改变对象本身,而是根据当前对象创建一个新对象
  • value(值)

    • 值就是对象中储存的具体的数据
    • 对象分为两大类,可变对象的值可以改变,不可变对象的值不可以改变

7.变量和对象的关系

  • 对象没有直接储存到变量中,在Python中,变量更像是给对象起的一个别名
  • 变量中储存的不是对象的值,而是对象的id,当我们使用变量时,实际是在通过对象的id来查找对象
  • 变量中保存的对象,只有在为变量重新赋值时才会改变
  • 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独立,修改一个变量不会影响另一个对象

8.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比较运算符

    • Python可以对两个字符串进行比较,其对字符串的Unicode码进行逐位比较
  • 逻辑运算符

    • Python中的与运算,如果第一个值为False,则直接返回False,不再看第二个值
    • Python中的或运算,如果第一个值为True,则直接返回True,不再看第二个值
    • 对于非布尔值进行与或运算时,Python会将其当做布尔值进行运算,最终会返回原值
  • 条件运算符

    • 语法:
    语句1 if 条件表达式 else 语句2
    
    • 执行流程
      当条件运算符在执行时,会先对条件表达式进行求值判断
      如果判断结果为True,执行语句1,并返回执行结果
      如果判断结果为False,执行语句2,并返回执行结果
    • 示例:
    a=30
    b=50
    max=a if a>b else b
    print(max)
    
    • 结果
    50
    
posted on 2020-03-31 00:23  靳工  阅读(4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