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劫持和DNS劫持】腾讯的实际业务分析

    简单介绍一下HTTP劫持和DNS劫持的概念,也就是运营商通过某些方式篡改了用户正常访问的网页,插入广告或者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首先对运营商的劫持行为做一些分析,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赚钱,而赚钱的方式有两种:
    1、对正常网站加入额外的广告,这包括网页内浮层或弹出广告窗口;
    2、针对一些广告联盟或带推广链接的网站,加入推广尾巴。例如普通访问百度首页,被前置跳转为http://www.baidu.com/?tn=90509114_hao_pg 
 
 
    在具体的做法上,一般分为DNS劫持和HTTP劫持。
    DNS劫持:
    一般而言,用户上网的DNS服务器都是运营商分配的,所以,在这个节点上,运营商可以为所欲为。
    例如,访问http://jiankang.qq.com/index.html,正常DNS应该返回腾讯的ip,而DNS劫持后,会返回一个运营商的中间服务器ip。访问该服务器会一致性的返回302,让用户浏览器跳转到预处理好的带广告的网页,在该网页中再通过iframe打开用户原来访问的地址。
    HTTP劫持:
    在运营商的路由器节点上,设置协议检测,一旦发现是HTTP请求,而且是html类型请求,则拦截处理。后续做法往往分为2种,1种是类似DNS劫持返回302让用户浏览器跳转到另外的地址,还有1种是在服务器返回的HTML数据中插入js或dom节点(广告)。
 
 
    在用户角度,这些劫持的表现分为:
    1、网址被无辜跳转,多了推广尾巴;
    2、页面出现额外的广告(iframe模式或者直接同页面插入了dom节点)。
 
 
    处理办法:
    1、先对外网做检测,上报被劫持的情况。
            对于我这个业务而言,加推广尾巴没意义,那么就剩下植入广告的问题了。页面广告可能通过iframe方式,也可以通过dom节点方式,需要在首页检查这两种情况。
window.addEventListener('DOMNodeInserted', checkDivHijack);    
function checkDivHijack(e) {
        var html = e ? (e.srcElement.outerHTML || e.srcElement.wholeText) : $('html').html();
        var reg = /http:\/\/([^\/]+)\//g;
        var urlList = html.match(reg);
        if (!urlList || urlList.length == 0) {
            return;
        }
        reg = /^http:\/\/(.*\.qq\.com|.*\.gtimg\.cn|.*\.qlogo\.cn|.*\.qpic\.cn|.*\.wanggou\.com)\/$/;
        var hijack = false;
        for (var i = 0; i < urlList.length; i++) {
            if (!reg.test(urlList[i])) {
                hijack = true;
                break;
            }
        }
}

 (注:事后发现这个url检查不够严谨,虽然劫持的情况都能发现,但也把产品原有的一些正常插入做劫持误报了。例如<a href="http://jiankang.qq.com" data-id="1">,不过这个是小细节,把正则表达式完善一下就ok了)

 
    2、针对被iframe加载的情况,需要先找到运营商设置的劫持规律。
            在iframe中的网页能正常打开,而不是又被拦截加iframe,可能是因为请求的url上或cookie上运营商做了标记。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则,躲过劫持。
 
    3、针对注入dom节点的情况,初始化时做检查,而且后续dom注入也做检查。可以检查dom中是否含有白名单以外的http链接,如果有,就可以判定为http劫持。
 
    4、在前端以外的处理办法还有
        a) 终端拦截所有返回包,判断ip来自黑名单(劫持的中间ip)则丢弃返回包。
                这种做法的原因是,运营商劫持http请求后,并不是完全丢弃请求包,而是做了复制,一份继续发给目标服务器,另外一份做劫持处理直接返回302。因为这个302会比目标服务器的正常返回早得多,所以用户浏览器会只认第一个302,而丢弃后到的正常返回。
                如果先把第一个302丢弃,等待后续正常返回,则问题解决。
        b) 终端拦截请求包,并拆包发送。
                运营商一般判断是否劫持,通过判断是否HTTP请求。 一般只会检测TCP连接建立后的第一个数据包,如果其是一个完整的HTTP协议才会被标记;如果并非是一个完整的HTTP协议,由于无法得到足够多的劫持信息,所以并不会被标记为HTTP协议。 
                所以,只要把请求包切得足够细,就能躲过一部分劫持(如果运营商学习“墙”大力气做多包拦截就没辙了)。
        
    5、当然,最终,根本解决办法是使用HTTPS,不过这个涉及到很多业务的修改,成本较高。如果劫持比例小,也许通过适当的补救做法会更好。
 
 
  来看看检测到的劫持情况:
总体1500万pv的业务,一天竟然有100万的劫持上报,即使排除一半的误报,也代表说20个用户中,就接近有1个用户出现被劫持的情况。
可见,各种小运营商(尤其是移动)的心是有多黑!胆子是有多大!
 
  各种劫持的手段都有:
  1、直接返回一个带广告的HTML;
  2、在原html中插入js,再通过js脚本安插广告;
  3、iframe展示原来正常网页。
 
  各种丑恶的嘴脸都被记录在案:
  
  
  
posted @ 2015-10-29 10:35  拂晓风起-Kenko  阅读(24838)  评论(1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