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高考游记 & 高三回忆录
2025 高考游记 & 高三回忆录
写于 2025.6.27
高考语文仅有 112 分,因此这篇记录不会有太好的文采,只是一个给自己看的流水账。
OI 生涯回忆录等我改改之后再发。
几度花开花落
有时快乐 有时落寞
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
曾一起度过——《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
序幕
高二下一整个学期的成绩可以用逆天来形容,期中考试直接考出了年级 16 名的 PB,英语考出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成绩——138,年级第 11,甚至超过了数学;期末考试由于神秘的判卷最终也蹭到了年级 22 名(算上强基 SSF 一年大概 30 个 T/P)。
并且这两次的数学都没发挥好,也就五六十名的样子,我当时觉得,这要是状态再好点,T/P 我不是随便上?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高三上的开学考,虽然英语化学都有点拖后腿,但是两个最不擅长的科目——语文和生物——一个考了年级前 50,一个甚至年级前 20,感觉很有成就感。
所以那一段时间一直都很摆,每天上学的意义就是打羽毛球,每天基本就是写写作业,几乎没有额外的练习。
波折
然后就是高三第一次月考,直接砍下高三第二差战绩(为什么是第二差?因为最差的在后面呢)。
考前班主任一直在跟我们说月考等同于高考,导致我那段时间以为我高考要完蛋了。
但因为同学们大多数也考的不太好,因此其实也并没太在意,还是一直跟着大部队节奏走到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也算是正常发挥,班排第 7,年排 52,非常良好的开始。
十八岁
期中之后开始全力准备听口考试。
不知道谁想出来的听口前一周月考的逆天安排,我记得主科考得非常好,年级 35 名,但副科则相当炸裂,化学错仨选择赋分 78,生物错六个选择赋分 74(要是从这个角度看,月考的模拟效果还真挺好的,只有这次的成绩分布最贴近高考)。
月考和听口之间轰轰烈烈地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
听口感觉自己考的也很烂,两个回答问题都有瑕疵,当时以为自己要 48 了,到处宣泄负面情绪。结果最后出分还是 50,因此被同学骂的够呛。但是我真的不是想装 B,我可能就这特性,面对不确定性总喜欢往最悲观的结果想,然后对着最悲观的情况 emo。这不太好,之后得改改。
因为听口是一月份出的分,所以整个十二月精神状态都相当差,沉浸于月考和听口双重爆炸的痛苦之中。
一天一天耗着,迎来了期末。期末考完感觉自己完犊子了,但事实上也还可以接受。虽然化学数学双爆炸,但 116.5 的语文,和 138.5(其中还涂错 3 分)的英语拯救了我,最终年排 47,高三为数不多的前 50。
期末考完后的寒假是我最有自信的一段时间,感觉我无敌了。
噩梦
因为期末考试考太好了,而且开学考考出了 38 名的成绩,因此高三的第二学期刚开始也几乎是开摆的状态。
开学到一模,中间有百日誓师,还有体育会考、环湖跑,感觉休闲得不像高三。
月考 110 名,我以为是没发挥好,不以为意。
然后就是一模。六科里面就物理 94 勉强能看,其他没一个是人的,总分 619.5,直接排到海淀区 2000 名。
西城一模想看看自己到底是状态问题还是就这水平,最后发现考的比海淀一模还差。
他妈的,再这么下去,没大学上了啊。
一模之后还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那段时间心态无限趋近于崩溃。
可以说这是我前 18 年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个月,压力爆大,隔三岔五就得哭一次。
真不知道我是怎么活过来的,我真牛逼。
化悲痛为力量,从那段时间开始发奋图强,几乎把各个区近两年的模拟题都写了个遍(事实证明不能写一模题,题全是乱出,越写越破防)。
就这样度过了噩梦般的 4 月。
六月是你的高考
二模 80 名,中规中矩。整个 5 月份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学着学着就突然到了高考。
之前有学长说上完了高三上半学期就上完了 3/4 的高三,我之前还以为他在安慰我们,但现在来看确实如此,高三的时间流逝太实在是太快了。
我以为考前会失眠的,但并没有,甚至一点都不紧张。
语文
我座位号是 29 号,拿到答题卡比较晚。隔壁的答题卡发下来之后瞄了一眼,卧槽,怎么文言文答题框那么小,那我论语写哪啊?
等答题卡发下来,卧槽,默写后面跟一个 10 分大题,真考红楼啊,不是说今年考论语吗
发卷子看作文,第二次呼吸,还以为是记叙文题目,这 tm 咋写啊
答下来感觉中规中矩,但是大题答得完全不充分,文言文选择还有散文猜词题都不太确定
数学
下午考数学
一看导数题,好家伙演都不带演了是吧,只给我导数让我积分?
前面都很顺,做到 14 题卡了一会,最后发现那个图形实际上是两个棱台减一下,直接棱台公式 \(V=\frac 13 (S_1+\sqrt{S_1S_2}+S_2)h\) 就行了。
后面都挺顺的,就是平时练习的节奏。导数看着吓人其实最后跟原函数没啥关系。
英语
完型有点奇怪,语法填空也有好几个不确定的
D 篇好家伙直接三个二选一,凭感觉直接蒙的
七选五也很奇怪,凭感觉蒙吧!!
出来后感觉完蛋了,俯冲 130 了
物理
早八考物理
选择相当卡手,最后也是结合理性瞎蒙
最后一题最后一问题都没看懂
化学&生物
相当炸裂
化学有机直接没推出来,实验题基本瞎写,考完找锋锋哭了好一会
生物相当一般,选择题有一个不会做,直接四选一瞎猜,基础空好几个没写出来,死活想不出来基粒里面的结构叫做类囊体,不过最后一科了,所以考完之后心情还挺好的
Good Ending?
最后出分 \(112+143+141+97+91+82=666\),没有期末考得好但比一模好不少。英语(客观题只 -2)和物理(蒙的都对了)有点出乎我意料,生物 \(82\) 属于意料之中吧,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语文属于正常发挥,就这水平。
考完生物的那天下午,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多看一眼必修一,想起来类囊体,背一背脾的功能,我是不是能考得更好一点?
但或许在另一个平行宇宙,我会做不出来导数题,想不到 14 题的两个棱台相减,英语的二选一全猜错,物理算错数……平均下来,我还是幸运的,数学第一次 140 是在高考,英语也考出了 141 的好成绩。
感激命运,接受命运。
感谢命运没把我的一模成绩放在高考(尽管把一模的生物成绩放在了高考)。
我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喜欢将核心概念归结为“与不确定性共处”。高三这一整年,乃至后面更长的时间,或许都是一个与不确定性共处的过程。
苏轼将身心寄托于自然山水,用自然的景色排遣官场的不如意,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来将内心的不确定化作眼前的确定。(这段是考前复习的作文素材,最后也没用上)我一直都很羡慕苏轼如此健康的心态,对未来的随机性不焦虑,随缘自适,专注于眼前,专注于当下,这些都是我无法做到的。
我的高中三年一直是在焦虑中度过的。NOIP 之前焦虑 NOIP,省选之前焦虑省选,模拟考前焦虑模拟考,高考前焦虑高考……永远对未来感到担忧。在这种心态下我能读完高中简直是个奇迹。现在想想,换一种心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剩下的任由命运安排,或许能更开心,更轻松一点。正如《归去来兮辞》所言: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就算 680 又如何?690 又如何?一模的 620 分又如何?
人生也不是只有高考一次考试,高考又能决定什么呢
本质上只是一堆灵长类生物在对着他们发明的文字符号在纤维素(它们称作纸张)上写写画画罢了
我总以为这一路是零容错,但其实容错率超乎想象,毕竟生物 82 总分都还能上 660
所以多多少少放过自己吧,允许自己犯错,过得舒服一点
写到这里可以说是毫无逻辑,毫无文笔,典型的三类文架构,纯粹是想到哪写到哪。感谢你能坚持不懈地读到这里,看这个语文 112 分的人在这里自作多情回忆自己平平淡淡的高三。
最后用《船长》的歌词来结尾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可以说是我高三一整年的精神支柱。
槟榔一定配香烟才够爽
海北的男孩讲话有些娘娘腔
尽管看上去他们更强壮
但是我有胆量去征服海洋
上天没有给我华丽的皮囊
至今学不会打领结穿西装
海北没有适合我的衣裳
我喜欢光着膀子露出胸膛
吃饱的乌鸦在叫
迟到的学生在跑
妩媚的夜让我想念我的船
和那些被雨淋湿的海鸟
哭泣的乌云在飘
沉默的大地在摇
我开始习惯热流里
涌来的爆米花味道
我的心总有一些问号
我的心总有一些孤傲
我的心总有一些潦倒
但从来没有任何事能把我困扰
我的心总有一些荒谬
我的心总有一些寂寥
我的心总有一些征兆
所以我停靠海北
愿我们都能有征服海洋的勇气!
upd:最后强基计划去的 R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