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日志

1. 错误日志(Error Log)

2. 二进制日志(Bin Log)

3. 查询日志(General Log)

4. 慢查询日志(Slow Log)

5. 总结

 

 

1. 错误日志(Error Log)

错误日志是 MySQL 中最重要的日志之一它记录了当 mysqld (MySQL服务器)启动和停止时,以及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任何严重错误时的相关信息。当数据库出现任何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时,可以首先查看此日志。

日志的位置和格式

启动 MySQL 时可以用 --log--error[file_name] 选项来指定 mysqld 保存错误日志文件的位置。

如果没有给定 file_name 值,mysqld 会使用错误日志名 host name.err(host_name 为主机名),并默认在参数 DATADIR(数据目录)指定的目录中写入日志文件。

MySQL 配置文件(/etc/my.cnf)中的错误日志路径配置:

[mysqld]
datadir=/var/lib/mysql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log-error=/var/log/mysql/mysqld.log  # 定义错误日志的路径
pid-file=/run/mysqld/mysqld.pid

使用变量查看错误日志文件的路径及信息: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error%';

 

2. 二进制日志(Bin Log)

二进制日志(BIN LOG)记录了所有的 DDL(数据定义语言)语句和 DML(数据操纵语言)语句,但是不包括数据查询语句。该日志中的语句以“事件”的形式保存,它描述了数据的更改过程。

二进制日志对于主从复制、灾难时的(全量、基于时间、基于位置的)数据恢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志的位置和格式

当用 --og-bin[=file_name] 选项启动时,mysqld 将包含所有更新数据的 SQL 命令写入日志文件如果没有给出 file_name 值,默认名为主机名后面跟“-bin”。如果给出了文件名,但没有包含路径,则文件默认被写入参数 DATADIR(数据目录)指定的目录。

日志的参数配置

使用变量查看二进制日志状态及路径: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error%';

  • log_bin:二进制日志功能开关。
  • log_bin_basename:二进制日志的保存路径及前缀名。

使用变量查看二进制日志的相关配置信息:

show variables like 'binlog%';

  • max_binlog_size:单个二进制日志大小。

日志的读取

由于日志以二进制方式存储,不能直接读取,需要用自带的 mysqlbinlog 工具来查看,语法如下:

shell> mysqlbinlog log-file;

日志的删除

对于比较繁忙的 OLTP(在线事务处理)系统,由于每天生成日志量大,这些日志如果长时间不清除,将会对磁盘空间带来很大的浪费。因此,定期删除日志是 DBA 维护 MySQL 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下面介绍两种删除日志的常见方法。

方法 1

执行“RESET MASTER”命令,该命令将删除所有 BINLOG 日志,新日志编号从“000001”开始。下例中删除了当前的所有日志。

1)查看删除前日志:

mysql> system ls -ltr localhost-bin*
-rw-rw---- 1 mysql mysql 145 Aug 10 04:04 localhost-bin.000006
-rw-rw---- 1 mysql mysql 144 Aug 10 04:04 localhost-bin.index
-rw-rw---- 1 mysql mysql 98 Aug 10 04:04 localhost-bin.000009
-rw-rw---- 1 mysql mysql 145 Aug 10 04:04 localhost-bin.000008
-rw-rw---- 1 mysql mysql 145 Aug 10 04:04 localhost-bin000007

在测试环境中,二进制日志格式为“hostname-bin”后跟日志序号。而测试机的 hostname 设置为“localhost”,因此这里用“localhost-bin.*”来表示所有的日志。结果中的“localhost-bin.index”是日志的索引文件,记录了最大的日志序号,本例中可以将此文件忽略。

2)使用 RESET MASTER 命令进行日志删除:

mysql> reset master;

方法 2

执行“PURGE MASTER LOGS TO 'mysql-bin.******'”命令,该命令将删除“******”编号之前的所有日志。

下例中删除了“localhost-bin.000006”之前编号的所有日志:

mysql> purge master logs to 'localhost-bin.000006'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4 sec)

Relay Log(中继日志)

也是二进制日志,和 binlog 是对应关系,存在于主从复制的从节点上,简单理解就是主节点 master 上的二进制日志是 binlog,传到从节点写入的就是二进制日志是 relaylog。

 

3. 查询日志(General Log)

查询日志记录了客户端的所有语句(如访问记录、增删改查 SQL),而二进制日志不包含查询语句。

注意:log 日志中记录了所有数据库的操作,对于访问频繁的系统,此日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默认不开启。建议一般情况下关,个别情况下可以临时打开 general log 以供排障使用。 

日志的位置和格式

当用 --log[=file_name] 或 -l [file_name] 选项启动 mysqld 时,查询日志开始被记录。和其他日志一样,如果没有给定 file_name 的值,日志将写入参数 DATADIR(数据目录)指定的路径下,默认文件名是 host_name.log。

日志的读取

因为查询日志记录的格式是纯文本,因此可以直接进行读取。

日志的参数配置

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_log%';  -- 查看日志是否开启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output%';  -- 看看日志输出类型:table 或 file

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_log_file%';  -- 看看日志文件保存位置

set global general_log_file='tmp/general.log'; -- 设置日志文件保存位置

set global general_log=on; -- 开启日志功能

set global log_output='table'; -- 设置输出类型为 table

set global log_output='file';   -- 设置输出类型为 file

 

4. 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包含所有执行时间超过参数 long_query_time(单位:秒)所设置值的 SQL 语句的日志。获得表锁定的时间不算作执行时间。

注意:慢查询日志对于我们发现应用中有性能问题的 SQL 很有帮助,建议正常情况下打开此日志并经常查看分析。

文件位置和格式

当用 --log-slow-queries[=file_name] 选项启动 mysqld 时,慢查询日志开始被记录。和前面几种日志一样,如果没有给定 file_name 的值,日志将写入参数 DATADIR(数据目录)指定的路径下,默认文件名是 host_name-slow.log。

下例中演示了慢查询日志的设置和读取过程。

1)打开慢查询: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2)查询 long_query_time 的值:

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  -- 慢查询阈值:默认为10s

3)查看慢查询日志路径: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日志的读取

和错误日志、查询日志一样,慢查询日志记录的格式也是纯文本,可以被直接读取。

如果慢查询日志中记录内容很多,可以使用 mysqldumpslow 工具(MySQL 客户端安装自带)来对慢查询日志进行分类汇总。下例中对日志文件 bj37-slow.log 进行了分类汇总,只显示汇总后的摘要结果:

[zzx@bj37 data]$ mysqldumpslow bj37-slow.log
[root@localhost mysql]# mysqldumpslow localhost-slow.log

Reading mysql slow query log from localhost-slow.log
Count:1 Time=297.00s(297s) Lock=0.00s(0s)Rows=0.0(0),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count (N) from emp tl,emp t2 where t1. idk>t2.id

Count:2 Time=11.00s(22s) Lock=0.00s(0s) Rows=1.0 (2),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count(N) from emp t1,dept t2 where t1.id=t2.id

Count:1 Time=9.00s(9s)Lock=0.00s(0s) Rows=0.0 (0),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count (N) from emp t1,emp t2 where t1.id=t2.id

Count:2 Time=3.00s(6s)Lock=0.00s(0s) Rows=1.0 (2),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count (N) from emp t1, dept t2 where t1.id=t2.id and t1.id-N

对于 SQL 文本完全一致只是变量不同的语句,mysqldumpslow 将会自动视为同一个语句进行统计,变量值用 N 来代替。这个统计结果将大大增加用户阅读慢查询日志的效率,并迅速定位系统的 SQL 瓶颈。

 

5. 总结

日志是数据库中很重要的记录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诊断数据库出现的各种问题。本章主要介绍了 MySQL 最常用的 4 种日志类型:错误日志、二进制日志、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这 4 种日志各有不同的用途。

  • 系统故障时,建议首先查看错误日志,以帮助用户迅速定位故障原因。
  • 如果要记录数据的变更、数据的备份、数据的复制等操作时,二进制日志必须打开,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恢复等操作。数据库服务器默认不记录此日志,建议通过 --log-bin 选项将此日志打开。
  • 如果希望记录数据库发生的任何操作,包括 SELECT,则需要用 --log 将查询日志打开,此日志默认关闭,一般情况下建议不打开此日志,以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
  • 如果希望查看系统的性能问题,希望找到有性能问题的 SQL 语句,则需要用 --log-slow-queries 打开慢查询日志。对于大量慢查询日志,建议使用 mysqldumpslow 工具来进行汇总查看。

 

posted @ 2021-06-10 16:01  Juno3550  阅读(1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