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摘要: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参考椭球的中心,Z轴指向参考椭球的北极,X轴指向起始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 Y轴位于赤道面上切按右手系于X轴呈90度夹角,某点中的坐标可用该点在此坐标系的各个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可用如下图所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20 11:23 W.J 阅读(46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 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和1:1万 ;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20 11:19 W.J 阅读(1880)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空间参考(Spatial Reference) 坐标系统(Coordinate System) 投影(Projection) 基准面(Datum) 椭圆体(Ellipsoid) 在谈到地理投影或者坐标系统的时候很多人会分不清楚上面提到的那些词语,更不用说这些词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时候你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我的数据是WGS84坐标系统的”,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就上面说到的词语一一给出说明,最后在回到这句话上来,或者到时候就知道这句话的表面意义和内涵了。 Coordinate System 坐标系统 说起坐标系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笛卡尔坐标系统,很显然它也是坐标系统中的一种。笛卡尔坐标的特点就是得定义一个原点和坐标轴(方向),任何放入笛卡尔坐标系统内的点都必须相对于这个原点和方向才显得有意义,这也道出了坐标系统的本质:相对性。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有三种比较流行的坐标系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20 10:48 W.J 阅读(944) 评论(0) 推荐(1) 编辑
  2011年9月7日
摘要: 拉普拉斯(laplace)积分变换在工程、应用数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用Matlab求解更加方便。 1、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 语法:F= laplace(f,t,s) %求时域函数f(t)的laplace变换F F是s的函数,参数s省略,返回结果F默认为’s’的函数;f为t的函数,当参数t省略,默认自由变量为’t’。 2、拉普拉斯(laplace)反变换 语法:F=i laplace(f,t,s) %求F的laplace反变换f 下面是本人今天帮朋友做题时,自己写的matlab语句,均可执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07 12:05 W.J 阅读(1286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1年8月22日
摘要: 一.问题提出 水文分区是水文地理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区域河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分层次的递阶结构系统, 指标之间存在错综繁杂的内在联系。传统的靠定性描述和少数定量指标进行分区划类的方法, 往往不能揭示研究对象本质的差别和多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任意性。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6条河流进行分区归类。 二.数量分析和处理 (1)选择指标 选取的10个水文特征指标为:X1,集水面积;X2,多年平均降水量;X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X4,多年平均陆面蒸发;X5,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X6,4~6月径流季节分配;X7,7~9月径流季节分配;X8,汛期4~9月径流季节分配;X9,非汛期10~3月径流季节分配;X10,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所占百分比。 (2)主成分分析 经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为91.41%。第一主成分F1,反映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和7~9月径流百分比。第二主成份是以年径流深和年降水量起主要作用的,反映了降雨补给型河流的基本特征。第三主成分是以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百分比与4~6月径流百分比起主要作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22 16:19 W.J 阅读(14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建模是指就某种物理过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方程或方程组的问题; 反演,就是用已知值推未知值,就像解方程或解方程组的问题。 基于模型知识基础上,依据可测参数值去反推目标的实时状态参数。 建模的方法大体有两种: 一种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归纳而成,一般称它为统计模型; 另一种基于已知的物理规律,通过演绎而获得解析表达式,一般称它为解析模型。 统计模型比较简单,便于反演,但物理机理不清,适用性受实验条件限制。 解析模型物理机制较清楚,适用性较强,便于误差传播分析,但公式一般较复杂,不便于反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22 15:53 W.J 阅读(63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利用地面调查获取的森林生物量为因变量,以GIS因子和遥感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再进行生物量与碳储量的换算。实现由点到面的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获取。 1数据获取 因变量的获取:地面样地生物量数据的获取方法是设置森林调查样地,调查样地乔木的每木胸高直径,计算平均胸径,利用各树种已建立的森林生物量相对生长式,计算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生物量,最后得出地面样地单位面积生物量. 利用常用的碳转换系数乘以森林生物量进行森林碳储量计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22 15:37 W.J 阅读(292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什么是蓄积量? 所谓的蓄积量,简单来说,就是指一片林子里有多少方的木头。单位可以用(m3/hm2)。 2.什么是反演?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们一直认为,地上的东西,跟卫星拍的影像和地上的地形因素,是存在关系的,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种明确的数学关系,可能是线性,也可能是其它曲线关系。把这个关系找出来,然后由这个方程式计算出一片又一片林子的木头数量来,这就是所谓的反演过程。 用咱们数学来表达就是:Y= f(Xi),因变量Y就是蓄积量,自变量Xi就是各个遥感因子和地理因子。 勤劳勇敢又智慧的科学头脑们一看到方程式,当然就想到:回归。那么数据从何而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22 15:27 W.J 阅读(3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