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文件的利器-rsync

即使你只是个人用户而不是一个企业,备份你自己的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不想失去任何这些数据。

rsync是同步文件的利器,一般用于多个机器之间的文件同步与备份,同时也支持在本地的不同目录之间互相同步文件。在这种场景下,rsync远比cp命令更加合适,它只会同步需要更新的文件,默认情况下,rsync通过比较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mtime)和文件的大小(size)来确认哪些文件需要被同步过去。

探索 rsync 在备份方案中的作用

在系统管理员的工作中备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当没有完整备份或者良好规划的备份和实施时,就可能或早或晚不可挽回地丢失重要的数据。

所有公司,无论大小,都运营在数据之上。考虑到丢失业务数据造成的经济和业务损失,从最小的个人公司到最大的跨国企业,没有一个公司能在丢失大部分数据以后得以幸存。你的办公室可以通过保险赔偿重建,但是你的数据就不可能再恢复了。

这里提到的丢失是指数据的完全损坏。而不是指数据被偷走,那是另一种灾难。我这里说的是数据被完全摧毁。

关于rsync的梗

Andrew Tridgell和Paul Mackerras编写了rsync ,首次发布于 1996 年。它的目标是向另一台电脑同步文件。你注意到了他们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了吗(remotely synchronize)?它是大多数发行版都提供的开源软件。

rsync能够用于同步两个目录或目录树,无论它们是在同一个计算机上还是不同的计算机上,而且不仅如此,它还能做到更多。它创建或者更新的目录与源目录完全一样。新的目录不是以tar或zip等打包存储,而是普通的目录和文件,常见的Linux工具都能轻松访问,而这正是所需要的。

rsync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它处理源目录被修改的已有文件的方式。它使用分块校验来比较源文件和目标文件,而不是从源把整个文件复制过去。如果两个文件所有块的校验和都相同,那么就不用传输数据。否则只有被改变的块被传输。这样节约了远程同步消耗的大量时间和带宽。比如,第一次使用rsync脚本来把我所有的主机备份到一个外接的大型usb硬盘上需要三个小时,因为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传输过去。而接下来的备份需要的时间是几分钟或者更少,这取决于上次备份以来创建和改变了多少文件。

假设昨天我们使用 rsync 同步了两个目录。今天我们想再同步一次,但是我们从源目录删除了一些文件。rsync默认只复制新的和改变过的文件到新目录里,而不去改变新目录里被我们删除的文件,但是如果你想让那些在源目录里被删除的文件在新目录里也被删除,那么你可以加上 --delete 选项来删除。

参数

-a:表示归档模式,用递归方式传输文件
-v:详细输出,增加更多的v,可以获得越多的日志信息
-z:传输时对文件进行压缩处理
-r:对子目录进行递归
-t:保持文件的时间信息
-p:保持文件的权限
-o:保持文件的属主信息
-g:保持文件的属组信息
-H:preserve hard links(硬连接)
--delete:表示以服务端为基准进行同步,保持服务端的目录文件和客户端的完全一致
--progress:用于显示数据同步的过程
--exclude:排除不需要同步的目录或者文件

关于参数delete,涉及到下面的使用场景

源目录删除了一些文件,rsync默认只复制新的和改变过的文件到新目录里,而不去改变新目录里被我们删除的文件,但是如果你想要在原目录里被删除的文件在新目录里也被删除,这个时候--delete参数,可以保持文件的完全一致性

-t选项

  • 使用-t选项后,rsync总会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将源文件的“modify time”同步到目标机器。
  • 带有-t选项的rsync,会变得更聪明些,它会在同步前先对比两边文件的时间戳和文件大小,如果一致,则就认为两边文件一样,对此文件就不再采取更新动作了。
  • 因为rsync的聪明,也会反被聪明误。如果目的端的文件的时间戳、大小和源端完全一致,但是内容恰巧不一致时,rsync是发现不了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坑”!
  • 对于rsync自作聪明的情况,解决办法就是使用-I选项。

-l选项

  • -I选项会让rsync变得很乖很老实,它会挨个文件去发起数据同步。
  • -I选项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代价便是速度上会变慢,因为我们放弃了“quick check”策略。(quick check策略,就是先查看文件的时间戳和文件大小,依次先排除一批认为相同的文件)
  • 无论情况如何,目的端的文件的modify time总会被更新到当前时刻。

图形界面

  • Grsync

感觉完全可以用命令行解决的问题

个人应用

应用场景:将本机的文件单向同步到移动硬盘,避免每次全部的delete,copy

rsync -a -v -r --delete Documents/ /media/juedaiyuer/.../码农/

posted on 2017-05-22 17:24  juedaiyuer  阅读(62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