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互联网行业发展
一、互联网诞生
互联网的前身是1969年阿帕网诞生,到现在也不过短短50多年时间,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发展有多么迅速。
首先我们说一下阿帕网诞生的背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先结盟对抗德国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从1947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冷战,誓要一决高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件事震惊了美国,为了不能输给苏联美国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这其中之一就包括在1958年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简称阿帕。阿帕的使命是负责研发用于军事用途的高新科技,赶超苏联。
ARPA里面设置了信息技术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方面。1962年,约瑟夫·利克莱德被邀请加入阿帕,并且担任信息技术处的第一届处长。
当时虽然有了超级计算机,但是计算机之间并不能进行数据传输。
利克莱德的任务就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彼此间的数据传输,这在当时是一个特别大的难题。
1966年,这一年,罗伯特-泰勒成为了信息技术处的第三届处长,他继续进行着当年利克莱德要完成的任务。
罗伯特-泰勒很会识人,他请来了当时在计算机领域年轻有为的罗伯茨。这个事情,还有些趣闻:
在进入阿帕之前,罗伯茨在林肯实验室工作,当罗伯特-泰勒邀请罗伯茨加入阿帕的时候,被罗伯茨一口拒绝了,因为罗伯茨是典型的技术男,他只想好好的做研究,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而不想做什么管理岗位,此时,罗伯特-泰勒充分发挥了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他每个月都会给罗伯茨打一次电话,邀请他加入,就这样打了大半年也没有成功,在多次被拒绝之后,泰勒心想,小哥不吃软的,我就来硬的吧,泰勒了解到罗伯茨所在的林肯实验室的经费其实大部分是由阿帕资助的,因此,泰勒找到了阿帕的局长,让他出面找到林肯实验室让罗伯茨来阿帕工作,1967年,罗伯茨成功被迫加入阿帕工作。
1968年,拉里·罗伯茨提交了一份题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报告,其中主要表述的是让阿帕的计算机互相连接,以达到计算机信息共享的目的,根据这份报告组建的网络就是阿帕网。
二、第一次网络连接
1969年10月29日,这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晚上10点30分,开始进行第一次阿帕网的连接实验,一端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另一端是500公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测试的任务是,从洛杉矶的计算机通过阿帕网向斯坦福的计算机传输一个单词:
这个单词是 login
在传输过程中,成功收到了L、O两个字母,
传输G的时候,传输系统突然崩溃,传输中断。
人类第一次互联网的连接虽然仅仅传输了两个字母L和O,但是,这也标记着互联网进入了新时代。
1969年的最初的阿帕网只有4个节点,分别设在4所大学内,分别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也就是实现了4个大学间的计算机连接。
之后节点迅速扩大,1971年节点增加到15个,1981年节点增加到213个。
三、新协议的出现
在阿帕网发展的那个时代,各种计算机的种类繁多,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也众多,阿帕网使用NCP协议,只能实现部分计算机间的连接,当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加入到阿帕网中,就会让发送信息的电脑很难定位目标电脑的位置,而且电脑无法纠错,一旦传输发生错误,网络就会断掉,导致传输失败。
1974年,温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提出的TCP/IP协议正式发表,TCP/IP协议简单来说,IP负责给互联网上每台计算机指定一个地址,相当于这台计算机门牌号,而TCP负责传输任务。
TCP/IP协议的诞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它让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都能进行彼此传输,而不受型号、操作系统、硬件等方面的限制,但是协议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十年的研发,1983年,TCP/IP协议研发成功,在这一年,阿帕网也全部放弃NCP协议,采用TCP/IP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了促进学术研究,利用TCP/IP协议,建立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NSFNET),NSFNET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阿帕网逐渐被替代,1990年阿帕网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互联网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此时,ISP就诞生了,ISP叫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互联网的接入服务。
从今天来看,移动、联通、电信、长城宽带都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给我们安装的宽带就相当于给我们接入了互联网,虽然在那时接入的不是宽带,而是电话线,但是提供的服务是差不多的。
世界上第一家商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叫做《The World》,这家公司从1989年开始提供商业互联网接入服务,它们的网址是http://www.theworld.com/
在1994年4月20日,我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面连接,在1995年5月,瀛海威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从此,我国的互联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万维网的诞生
1989年,当时商业互联网已经开始,计算机已经实现了彼此间的互相连接,但是,要想获取其他计算机中的信息,需要编写复杂的代码,因此,早期的互联网仅仅局限在一部分人的手中,并没有普及开来,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就是蒂姆·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就是我们常见的www,之后在1990年,他又开发了第一个网页服务器和第一个网页浏览器。
从这一年开始,普通人只需要打开浏览器,点点鼠标,在网页上就能看到互联网中的任何信息,这个场景是不是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想要看个新闻,去新浪网,想要看视频,去优酷网,只不过当时的网站还比较简陋,只能展示文字,从这一年开始,互联网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互联网完全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世界迎来了网页时代。
蒂姆伯纳斯李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并没有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而是无偿的提供给人类,他成为了精神世界最丰富的人,他被称为互联网之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蒂姆伯纳斯李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在计算机上敲下了“This is for everyone”——献给每个人。
五、互联网辉煌时期
自从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之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令所有人吃惊,人们乐此不疲的在网页上获取需要的信息,为此,一个个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公司慢慢诞生了,并且缔造了一个个的财富神话。
1995年3月,斯坦福大学的两名电气工程系的研究生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建了雅虎公司,雅虎创建的初期主要是汇集了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方便用户的检索,雅虎于1996年上市,创始人杨致远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1995年7月,亚马逊成立,业务一开始经营线上书店,后来发展为商品多元化,现在的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1997年,在线电子邮件已经非常流行,1997年年底,成立不足2年的电子邮件提供商hotmail被微软以4亿美元收购,这家仅有26名员工的公司,再次成为了互联网的一个财富神话
1997年,丁磊在广州创建了网易公司,为用户提供免费强大的163邮箱
1998年2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回国的张朝阳创建了搜狐
1998年11月,马化腾在深圳创建腾讯公司,QQ成为用户量最大的社交软件,今天的微信更加是人们使用频率最多的软件
1998年12月,王志东创建了新浪网站,才有了后来的新浪微博
1998年2月,谷歌成立,主要业务是搜索引擎,曾经搜索还没兴起的时候,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想把网络爬虫项目出售给雅虎,作价100万美元,不过被雅虎拒绝了,20年后,2018年,谷歌的市值突破了7000亿美元
1999年,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现在的淘宝,支付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2000年,李彦宏创建了百度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搜素引擎
大家可以看到,从1990年创建万维网开始,1990-2000年这十年间,创立了大量今天熟悉的网络公司,并且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那个十年,互联网是一个令人疯狂的名词。
六、互联网2.0
2000年4月,互联网泡沫崩溃开始了,4月3日至4日两日内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跌幅超过20%,创造纳斯达克历史上的跌幅之最。
2001年的“9·11”事件再次加速了跌幅速度,互联网泡沫破灭,直接将美国经济拖入了衰退,进而引发全球经济进入衰退,2000年到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的崩溃,99%的网站都关门大吉了。
互联网一开始的十年,创建的网站是静态的,也就是网站创建什么内容,用户就获取什么内容,这是一个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没有任何互动,网站内容主要用来展示,被称为互联网1.0。
互联网泡沫之后,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开始增加,用户不再满足是阅读者,还需要是参与者,用户创造内容,彼此间产生互动,为此同样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公司。
2001年,维基百科诞生,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平台
2003年,百度推出百度贴吧,成为国内最大的中文论坛
2004年,马克·扎克伯格创建了facebook,人人可分享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5年3月,豆瓣成立,电影爱好者可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
2005年6月,腾讯推出QQ空间
2006年6月,优酷网成立,用户可以用视频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六年间,除了我们熟知的大型网络公司,同样涌现了许多的社交网站和各种各样的论坛,用户创造内容的时代,被称为互联网2.0。
七、移动互联网时代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推出的苹果手机正式发布,震惊了世界,在同年的11月5日,谷歌开发的安卓智能操作系统也免费对外发布,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我们可以称之为互联网3.0,此时的互联网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电脑中,而是深深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拿出手机与朋友聊天,公交车、办公室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
出门的时候打开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进行导航
聚餐之前看一下美团或者大众点评的美食推荐
携程、去哪儿方便了我们在线购票
中午买个煎饼果子也需要展示微信或者支付宝的二维码
周末懒在床上外卖就送到家了
今日头条智能化的推荐,让新闻更加符合我们的口味
大数据,让我们获取的信息更加的准确和便利
云计算,让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办公
智能家居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
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这个时代,互联网给了我们如此大的可能性
八、未来的发展
短短50年的光阴,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人迷失在互联网中,
有些人在互联网中奋斗,
有些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
有些人对互联网还充满这恐惧。
不管如何,互联网不会停止他的脚步,会继续走向他自己的明天。
也许有一点,你所幻想的场景,你所设想的生活,都会实现。
互联网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期待,互联网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上内容,搜集了互联网上的相关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