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执行函数的几种不同写法的比较

经常需要一个函数自执行,可惜这一种写法是错的:

function(){alert(1);}();

原因是前半段“function(){alert(1);}”被当成了函数声明,而不是一个函数表达式,从而让后面的“();”变得孤立,产生语法错。

按上面的分析,这一段代码虽说没有语法错,但也是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的,因为这个函数并没有自执行。

function(){alert(1);}(1);

 

综上,症结在于,如何明确代码描述的是一个函数表达式,而不是函数声明语句。
正确的写法多种多样,也各有利弊:

 

方法1:最前最后加括号

(function(){alert(1);}());

这是jslint推荐的写法,好处是,能提醒阅读代码的人,这段代码是一个整体。
例如,在有语法高亮匹配功能的编辑器里,光标在第一个左括号后时,最后一个右括号也会高亮,看代码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这个整体。
不过,对于某些写代码不喜欢在行后加分号的同学,也会形成一些坑坑,例如以下代码会报运行错:

var a=1
(function(){alert(1);}());

 

方法2:function外面加括号

(function(){alert(1);})();

这种做法比方法1少了一个代码整体性的好处。

 

方法3:function前面加运算符,常见的是!与void 。

!function(){alert(1);}();
void function(){alert(2);}();

显然,加上“!”或“+”等运算符,写起来是最简单的。
加上“void ”要敲五下键盘,但是听说有一个好处是,比加"!"少一次逻辑运算。----我只是听说,不明所以。

 

最后,代表我个人,强烈支持方法1,即jslint的推荐写法:

(function(){alert(1);}());

posted on 2012-08-15 18:21  JKisJK  阅读(1751)  评论(4)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C23和C++26的#embed嵌入资源指南
· 「EF Core」框架是如何识别实体类的属性和主键的
· 独立开发,这条路可行吗?
· 我在厂里搞 wine 的日子
· 如何通过向量化技术比较两段文本是否相似?
阅读排行:
· 推荐 5 款实用的 Docker 可视化管理工具,工作效率翻倍!
· 瞧瞧别人家的接口重试,那叫一个优雅!
· 【EF Core】框架是如何识别实体类的属性和主键的
· MySQL 13 为什么表数据删掉一半,表文件大小不变?
· 上周热点回顾(7.7-7.13)

导航

< 2012年8月 >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