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感念
这篇随笔的视角为杂感,项目管理夹杂人生感悟。
项目管理,属于社会类科学。社会类科学的特点是没有一种固定的视角来进行评判。这里单纯从公司运营风险的角度进行叙述。国内绝大数的软件公司,都属于销售驱动型公司,老板和几个副总往往是销售出身,以客户为起点,以项目为目标,将所有的客户、资金、干活人聚拢起来。这样做有问题吗?我认为社会类科学,尤其是管理类没有一种客观的标准来评价,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哪有什么足够的各个行业的专家,不都是抓来就用吗?公司管理也是如此,只有有了客户、有了项目,才能有公司生存的基础,从这一点说,这一切都是合理且必须的。
起点上虽然看似合理,但从长远角度看,这并非是一种一劳永逸,永远正确的模式。问题关键在于,过分依赖于销售这种主观性很强的商业活动,是否大概率会给公司带来平稳的业绩上升。试想,在商业活动中,谁没有经历过到嘴的鸭子飞了的情况?谁没有经历过看似无望又意外中标的惊喜?或者哪个公司没有经历过,客户本来百万预算的项目,被迫于业绩压力的销售以十万甚至被对手以一元中标打懵的情况?人情社会,注重销售也亦人之常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切活动的最终结果就是飞鸿腾达,尤其是在这种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环境下,销售者,客户,环境都在变化,否则人们就不会每年春节祈祷鸿运当头了。
软件行业有个笑话:一个人手里有锤子,他就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跳出自己思维舒适区,进入陌生且艰难的无人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有谁能够做到?人都是有自身局限性的,让出身于销售的老大,放弃长项,转而持续投入,在他看来,还不如找几个实习生来加班降低开发成本来得实惠,这就是现实。
商海无情,命运悠悠,仅一发感念。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