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实战复习笔记——绘图专题(一)

绘图常用函数plot()函数,参数主要有x, y, type三个,例子:

plot(dose,drug1,type="b")

 

画图指定符号和线条类型主要参数有

pch——绘制点使用的符号,cex——符号的大小,

lty——线条类型,lwd——线条宽度

 

指定字体、字号和字样的参数:

font——整数。用于指定绘图使用的字体样式

font.axis——坐标轴刻度文字的字体样式

font.main——标题的字体样式

font.lab——坐标轴标签的字体样式

font.sub——副标题的字体样式

 

控制图形尺寸和边界大小的参数:

pin——控制图形的长宽

mai——以数值向量表示的边界大小,单位英寸

mar——以数值向量表示的边界大小,单位英分

例子:

par(pin=c(4,3),mai=c(1,.5,1,.2)

可生成一幅4英寸宽、3英寸高、上下边界为1英寸、左边界为0,5英寸,右边界为0.2英寸的图形

 

绘图参数设置函数par()

可以通过利用par()函数提前设置好绘图风格类型,例子:

par(lty=2,pch=17,font.axis=4,cex.main=2)

plot(dose,drug1,type="b")

如果不想使用par()函数,上面的代码也可以写做:

plot(dose,drug1,type="b",lty=2,pch=17)

 

使用图形参数控制图形外观示例代码

dose=c(20,30,40,45,60)

drug1=c(16,20,27,40,60)

drug2=c(15,18,25,31,40)

opar=par(no.readonly=TRUE)

par(pin=c(2,3))

par(lwd=2,cex=1.5)

par(cex.axis=.75,font.axis=3)

plot(dose,drug1,type="b",pch=19,lty=2,col="red")

plot(dose,drug2,type="b",pch=23,lty=6,col="blue",bg="green")

par(opar)

获得图形如下:(可以观察两张图形的区别)

 

 

 添加文本、自定义坐标轴和图例:

plot()函数中(或者hist()函数等等),可以利用main参数添加标题,sub参数添加副标题,xlab和ylab设置坐标轴标签,xlim和ylim设置坐标轴范围,用c=(number1,number=2)格式设置

可以使用title()函数为图形添加标题和坐标轴标签,参数如上。调用格式:title(title="main title",sub="subtitle",xlab="x-axis labe",yalb="y-axis label")

也可以使用axis()函数创建自定义的坐标轴,参数如下:

side——表示在哪里绘制坐标轴(1下,2左,3上,4右)

at——绘制刻度线的位置

lty——线条类型

col——线条和刻度线颜色

tck——刻度线长度

 

图形的组合:使用par()函数中的图形参数mfrow=c(nrows,ncols)来创建按行填充、行数为nrows、列数为ncols的图形矩阵。有点像python中的创建子图

 

posted @ 2020-09-07 22:15  姜近九  阅读(39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