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 基本概念

一、H.264三个不同档次

      1.   基本档次: 利用 I 片和 P 片支持帧内和帧间编码,支持利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的变长编码进行的熵编码(CAVLC)

                           主要用于“视频会话”,如会议电视、可视电话、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

      2.   主要档次: 支持隔行视频,采用 B 片的帧间编码和采用加权预测的帧间编码;支持利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的算术编码(CABAC)

                           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应用,如数字电视广播、数字视频存储等。  

      3.   扩展档次: 支持码流之间有效的切换(SP和SI片)、改进误码性能(数据分割),但不支持隔行视频和CABAC

                           主要用于网络的视频流,如视频点播。 

二、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的比较

      1.   变换编码实现比较复杂,预测编码的实现相对容易,但是预测编码的误差会扩散。

      2.   现实中往往采用混合编码方法,即对图像先进行带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再对预测后的残差信号进行 DCT 变换。

三、编码片

      1.   帧间预测

      (1)I 帧:帧内编码,可独立解码

      (2)P帧:前向预测,依赖于参考帧解码

      (3)B帧:双向预测,依赖于参考帧解码

      2.   编码顺序与显示顺序

      (1) 编码顺序:I1P4B2B3

      (2) 显示顺序:I1B2B3P4

        3.   编码片共有5中类型,除了 I 片,P 片,B 片外,还有SP片和SI片。

              SP 片(切换P)用于不同编码流之间的切换,它包括 P 宏块和/或 I 宏块,是扩散档次中的必备功能。

              SI 片包含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编码宏块,叫做 SI 宏块,SI 片也是扩展档次中的必备功能。

posted @ 2011-06-27 13:20  爱无限  阅读(172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