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总结

1、什么是 Redis?

  Redis 是完全开源免费的,遵守 BSD 协议,是一个高性能的 key-value 数据库。

  Redis 与其他 key - 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 Redis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 Redis数据类型丰富。 不仅仅支持简单的 key-value 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 list,set,zset,hash 等数据结构的存 储。

    • Redis 支持数据的备份,即 master-slave 模式的数据备份。

  Redis 优势

    • 性能极高 – Redis 能读的速度是 110000 次/s,写的速度是 81000 次/s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 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Ordered Sets 数据类型操作。
    • 原子 – Redis 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意思就是要么成功执行要么失败完全不执行。单个操作是原子性的。多个操作也支持事务,即原子性,通过 MULTI 和 EXEC指令包起来。
    • 丰富的特性 – Redis 还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过期等等特性。

2、使用 Redis 有哪些好处?

  1、速度快,因为数据存在内存中,类似于 HashMap,HashMap 的优势就是查找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都是 O1)

  2、支持丰富数据类型,支持 string,list,set,Zset,hash 等

  3、支持事务,操作都是原子性,所谓的原子性就是对数据的更改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4、丰富的特性:可用于缓存,消息,按 key 设置过期时间,过期后将会自动删除

3、Redis 是单进程单线程的?

  Redis 是单进程单线程的,redis利用队列技术将并发访问变为串行访问,消除了传统数据库串行控制的开销。

4、Redis持久化机制

  Redis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通过持久化机制把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文件来保证数据持久化。当Redis重启后通过把硬盘文件重新加载到内存,就能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

  实现: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将当前父进程的数据库数据复制到子进程的内存中,然后由子进程 写入到临时文件中,持久化的过程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的快照文件,然后子进程退出, 内存释放。

  •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策略把内存的数据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到硬盘的二 进制文件。即Snapshot快照存储,对应产生的数据文件为dump.rdb,通过配置文件中的save参数来定 义快照的周期。( 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 AOF: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最后,类似于MySQL的binlog。当 Redis重启是会通过重新执行文件中保存的写命令来在内存中重建整个数据库的内容。当两种方式同时开启时,数据恢复Redis会优先选择AOF恢复。

5、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预热、缓存更新、缓存降级等问题

一、缓存雪崩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于原有缓存失效,新缓存未到期间(例如:我们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在同一时刻出现大面积的缓存过期),所有原本应该访问缓存的请求都去查询数据库了,而对数据库CPU和内存造成巨大压力,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宕机。从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系统崩溃。

解决办法:

  大多数系统设计者考虑用加锁( 最多的解决方案)或者队列的方式来保证不会有大量的线程对数据库一次性进行读写,从而避免失效时大量的并发请求落到底层存储系统上。还有一个简单方案就时将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

二、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用户查询数据,在数据库没有,自然在缓存中也不会有。这样就导致用户查询的时候,在缓存中找不到,每次都要去数据库再查询一遍,然后返回空相当于进行了两次无用的查询)。这样请求就绕过缓存直接查数据库,这也是经常提的缓存命中率问题。

解决办法;

  最常见的则是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bitmap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另外也有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通过这个直接设置的默认值存放到缓存,这样第二次到缓冲中获取就有值了,而不会继续访问数据库,这种办法最简单粗暴。

5TB的硬盘上放满了数据,请写一个算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排重。如果这些数据是一些32bit大小的数据该如何解决?如果是64bit的呢?

  对于空间的利用到达了一种极致,那就是Bitmap和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Bitmap: 典型的就是哈希表

  缺点是,Bitmap对于每个元素只能记录1bit信息,如果还想完成额外的功能,恐怕只能靠牺牲更多的空 间、时间来完成了

布隆过滤器(推荐)

就是引入了k(k>1)个相互独立的哈希函数,保证在给定的空间、误判率下,完成元素判重的过 程。

它的优点是空间效率和查询时间都远远超过一般的算法,缺点是有一定的误识别率和删除困难。Bloom-Filter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多个不同的Hash函数来解决“冲突”。 Hash存在一个冲突(碰撞)的问题,用同一个Hash得到的两个URL的值有可能相同。为了减少冲突,我们可以多引入几个Hash,如果通过其中的一个Hash值我们得出某元素不在集合中,那么该元素肯定不在集合中。只有在所有的Hash函数告诉我们该元素在集合中时,才能确定该元素存在于集合中。这便是Bloom-Filter的基本思想。

Bloom-Filter一般用于在大数据量的集合中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

三、缓存预热

  缓存预热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概念,缓存预热就是系统上线后,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

  解决思路:

  1. 直接写个缓存刷新页面,上线时手工操作下;
  2. 数据量不大,可以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自动进行加载;
  3. 定时刷新缓存

四、缓存更新

除了缓存服务器自带的缓存失效策略之外(Redis默认的有6中策略可供选择),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的缓存淘汰,常见的策略有两种

(1)定时去清理过期的缓存;

(2)当有用户请求过来时,再判断这个请求所用到的缓存是否过期,过期的话就去底层系统得到新数 据并更新缓存。

两者各有优劣,第一种的缺点是维护大量缓存的key是比较麻烦的,第二种的缺点就是每次用户请求过来都要判断缓存失效,逻辑相对比较复杂!具体用哪种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来权衡

五、缓存降级

当访问量剧增、服务出现问题(如响应时间慢或不响应)或非核心服务影响到核心流程的性能时,仍然需要保证服务还是可用的,即使是有损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自动降级,也可以配置开关实现人工降级。

降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核心服务可用,即使是有损的。而且有些服务是无法降级的(如加入购物车、结算)。

6、热点数据和冷数据是什么

  热点数据,缓存才有价值

  对于冷数据而言,大部分数据可能还没有再次访问到就已经被挤出内存,不仅占用内存,而且价值不大。频繁修改的数据,看情况考虑使用缓存

  数据更新前至少读取两次,缓存才有意义。这个是最基本的策略,如果缓存还没有起作用就失效了,那就没有太大价值了。

  那存不存在,修改频率很高,但是又不得不考虑缓存的场景呢?有!比如,这个读取接口对数据库的压力很大,但是又是热点数据,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通过缓存手段,减少数据库的压力,比如我们的某助手产品的,点赞数,收藏数,分享数等是非常典型的热点数据,但是又不断变化,此时就需要将数据同步保存到Redis缓存,减少数据库压力

7、单线程的redis为什么这么快

  • 纯内存操作

  • 单线程操作,避免了频繁的上下文切换

  • 采用了非阻塞I/O多路复用机制

8、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每种数据类型的使用场景

  • String

  最常规的set/get操作,value可以是String也可以是数字。一般做一些复杂的计数功能的缓存。

  • hash

  这里value存放的是结构化的对象,比较方便的就是操作其中的某个字段。做单点登录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数据结构存储用户信息,以cookieId作为key,设置30分钟为缓存过期时间,能很好的模拟出类似session的效果。

  • list

  使用List的数据结构,可以做简单的消息队列的功能。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利用lrange命令,做基于redis的分页功能,性能极佳,用户体验好。本人还用一个场景,很合适—取行情信息。就也是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场景。LIST可以很好的完成排队,先进先出的原则。

  • set

  因为set堆放的是一堆不重复值的集合。所以可以做全局去重的功能。为什么不用JVM自带的Set进行去 重?因为我们的系统一般都是集群部署,使用JVM自带的Set,比较麻烦,难道为了一个做一个全局去 重,再起一个公共服务,太麻烦了。

  另外,就是利用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可以计算共同喜好,全部的喜好,自己独有的喜好等功能。

  • sorted set

  sorted set多了一个权重参数score,集合中的元素能够按score进行排列。可以做排行榜应用,取TOP N 操作

9、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redis采用的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策略

1、为什么不用定时删除策略?

  定时删除,用一个定时器来负责监视key,过期则自动删除。虽然内存及时释放,但是十分消耗CPU资源。在大并发请求下,CPU要将时间应用在处理请求,而不是删除key,因此没有采用这一策略.

2、定期删除+惰性删除是如何工作的呢?

  定期删除,redis默认每个100ms检查,是否有过期的key,有过期key则删除。需要说明的是,redis不是每个100ms将所有的key检查一次,而是随机抽取进行检查(如果每隔100ms,全部key进行检查,redis岂不是卡死)。因此,如果只采用定期删除策略,会导致很多key到时间没有删除。于是,惰性删除派上用场。也就是说在你获取某个key的时候,redis会检查一下,这个key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是否过期了?如果过期了此时就会删除。

3、采用定期删除+惰性删除就没其他问题了么?

  不是的,如果定期删除没删除key。然后你也没即时去请求key,也就是说惰性删除也没生效。这样,redis的内存会越来越高那么就应该采用内存淘汰机制在redis.conf中有一行配置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该配置就是配内存淘汰策略的

  • vola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 allkeys-lru: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 no-enviction(驱逐):禁止驱逐数据,新写入操作会报错

注意这里的 6 种机制,volatile allkeys 规定了是对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淘汰数据还是从数据集淘汰数据,后面的 lru、ttl 以及 random 是三种不同的淘汰策略,再加上一种 no- enviction 永不回收的策略

10、为什么Redis的操作是原子性的,怎么保证原子性的?

  对于Redis而言,命令的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操作的不可以再分,操作要么执行,要么不执行。

  Redis的操作之所以是原子性的,是因为Redis是单线程的。 Redis本身提供的所有API都是原子操作,Redis中的事务其实是要保证批量操作的原子性。

  多个命令在并发中也是原子性的吗? 不一定, 将get和set改成单命令操作,incr 。使用Redis的事务,或者使用Redis+Lua==的方式实现。

11、Redis事务

  Redis事务功能是通过MULTI、EXEC、DISCARD和WATCH 四个原语实现的

  Redis会将一个事务中的所有命令序列化,然后按顺序执行

  1. redis 不支持回滚“Redis 在事务失败时不进行回滚,而是继续执行余下的命令”, 所以 Redis 的内部可 以保持简单且快速。

  2. .如果在一个事务中的命令出现错误,那么所有的命令都不会执行;

  3. 如果在一个事务中出现运行错误,那么正确的命令会被执行。

    • MULTI:命令用于开启一个事务,它总是返回OK。 MULTI执行之后,客户端可以继续向服务器发送任意多条命令,这些命令不会立即被执行,而是被放到一个队列中,当EXEC命令被调用时,所有队列中的命令才会被执行。

    • EXEC: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返回事务块内所有命令的返回值,按命令执行的先后顺序排列。当操作被打断时,返回空值 nil 。

    • 通过调用DISCARD,客户端可以清空事务队列,并放弃执行事务, 并且客户端会从事务状态中退出。

    • WATCH 命令可以为 Redis 事务提供 check-and-set (CAS)行为。 可以监控一个或多个键,一旦其中有一个键被修改(或删除),之后的事务就不会执行,监控一直持续到EXEC命令

12、Redis 的持久化机制是什么?各自的优缺点?

  Redis 提供两种持久化机制 RDB 和 AOF 机制:

1、RDB持久化方式: 是指用数据集快照的方式半持久化模式)记录 redis 数据库的所有键值对,在某个时间点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优点:

    1. 只有一个文件 dump.rdb,方便持久化。

    2. 容灾性好,一个文件可以保存到安全的磁盘

    3. 性能最大化,fork 子进程来完成写操作,让主进程继续处理命令,所以是 IO最大化。使用单独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主进程不会进行任何 IO 操作,保证了 redis的高性能

    4. 相对于数据集大时,比 AOF的启动效率更高。

  缺点:

  数据安全性低。RDB 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持久化,如果持久化之间 redis 发生故障,会发生数据丢。所以这种方式更适合数据要求不严谨的时候

2、AOF持久化方式: 是指所有的命令行记录以 redis 命令请求协议的格式完全持久化存储)保存为 aof 文件。

  优点:

    1. 数据安全,aof 持久化可以配置 appendfsync 属性,有 always,每进行一次命令操作就记录到 aof文件中一次

    2. 通过 append 模式写文件,即使中途服务器宕机,可以通过 redis-check-aof工具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

    3. AOF 机制的 rewrite 模式。AOF 文件没被 rewrite 之前(文件过大时会对命令进行合并重写),可以删除其中的某些命令(比如误操作的 flushall))

  缺点

    • AOF 文件比 RDB 文件大,且恢复速度慢

    • 数据集大的时候,比 rdb启动效率低。

13、为什么 Redis 需要把所有数据放到内存中?

  Redis 为了达到最快的读写速度将数据都读到内存中,并通过异步的方式将数据写入磁盘所以 redis具有快速和数据持久化的特征。如果不将数据放在内存中,磁盘 I/O 速度为严重影响 redis 的性能。在内存越来越便宜的今,redis 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如果设置了最大使用的内存,则数据已有记录数达到内存限值后不能继续插入新。

14、Redis 的同步机制

  Redis 可以使用主从同步,从从同步。第一次同步时,主节点做一次 bgsave,并同时将后续修改操作记录到内存 buffer,待完成后将 rdb 文件全量同步到复制节点,复制节点接受完成后将 rdb 镜像加载到内存。加载完成后,再通知主节点将期间修改的操作记录同步到复制节点进行重放就完成了同步过程。

15、是否使用过 Redis 集群,集群的原理是什么?

  Redis Sentinal着眼于高可用,在 master 宕机时会自动将 slave 提升为master,继续提供服务

  Redis Cluster 着眼于扩展性,在单个 redis 内存不足时,使用 Cluster 进行分片存储。

16、说说 Redis 哈希槽的概念?

  Redis 集群没有使用一致性 hash,而是引入了哈希槽的概念Redis 集群有16384 个哈希槽每个 key 通过 CRC16 校验后对 16384 取模来决定放置哪个槽集群的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hash槽.

17、Redis 如何做内存优化?

  尽可能使用散列表(hashes),散列表(是说散列表里面存储的数少)使用的内存非常小,所以你应该尽可能的将你的数据模型抽象到一个散列表里面。比如你的 web 系统中有一个用户对象,不要为这个用户的名称,姓氏,邮箱,密码设置单独的 key,而是应该把这个用户的所有信息存储到一张散列表里面.

18、Redis 的内存用完了会发生什么?

  如果达到设置的上限,Redis 的写命令会返回错误信息(但是读命令还可以正常返回。)或者你可以将 Redis 当缓存来使用配置淘汰机制,当 Redis 达到内存上限时会冲刷掉旧的内容。

19、假如 Redis 里面有 1 亿个 key,其中有 10w 个 key 是以某个固定的已知的前缀开头的,如果将它们全部找出来?

  使用 keys 指令可以扫出指定模式的 key 列表

  对方接着追问:如果这个 redis 正在给线上的业务提供服务,那使用 keys 指令会有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你要回答 redis 关键的一个特性:redis 的单线程的。keys 指令会导致线程阻塞一段时间,线 上服务会停顿,直到指令执行完毕,服务才能恢复。这个时候可以使用 scan指令,scan 指令可以无阻 塞的提取出指定模式的key列表,但是会有一定的重复概率,在客户端做一次去重就可以了,但是整体 所花费的时间会比直接用 keys 指令长。

20、如果有大量的 key 需要设置同一时间过期,一般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大量的 key 过期时间设置的过于集中,到过期的那个时间点,redis 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卡顿现象 一般需要在时间上加一个随机值,使得过期时间分散一些。

21、使用过 Redis 做异步队列么,你是怎么用的?

    一般使用 list 结构作为队列,rpush 生产消息,lpop 消费消息。当 lpop 没有消息的时候,要适当sleep 一会再重试。

  如果对方追问可不可以不用 sleep 呢?

    list 还有个指令叫 blpop,在没有消息的时候,它会阻塞住直到消息到来。如果对方追问能不能生产一 次消费多次呢?使用 pub/sub 主题订阅者模式,可以实现1:N 的消息队列

  如果对方追问 pub/sub 有什么缺点?

    在消费者下线的情况下,生产的消息会丢失,得使用专业的消息队列如 RabbitMQ等。

22、如果对方追问 redis 如何实现延时队列?

   使用 sortedset,拿时间戳作为score,消息内容作为 key 调用 zadd 来生消息,消费者用 zrangebyscore 指令获取 N 秒之前的数据轮询进行处理

22、使用过 Redis 分布式锁么,它是什么回事

  先拿 setnx 来争抢锁,抢到之后,再用 expire 给锁加一个过期时间防止锁忘记了释放。 如果在 setnx 之后执行 expire之前进程意外 crash 或者要重启维护了,那会怎么样? 这个锁就永远得不到释放了。我记得 set 指令有非常复杂的参数,这个应该是可以同时把 setnx 和expire 合成一条指令来用的

23、redis主从复制如何实现的?redis的集群模式如何实现?redis 的key是如何寻址的?

  主从复制实现:主节点将自己内存中的数据做一份快照,将快照发给从节点,从节点将数据恢复到内存中。之后再每次增加新数据的时候,主节点以类似于mysql的二进制日志方式将语句发送给从节点,从节点拿到主节点发送过来的语句进行重放。

分片方式:

  1. 客户端分片

  2. 基于代理的分片

    1. Twemproxy

    2. codis

  3. 路由查询分片

    1. Redis-cluster(本身提供了自动将数据分散到 Redis Cluster 不同节点的能力,整个数据集的某个数据子集存储在哪个节点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redis-cluster 分片原理:Cluster 中有一个 16384 长度的槽(虚拟槽),编号分别为 0-16383。每个 Master 节点都会负责一部分的槽,当有某个 key 被映射到某个 Master 负责的槽,那么这个 Master 负责为这个 key 提供服务,至于哪个 Master 节点负责哪个槽,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在初始化的时候自动生成,只有 Master 才拥有槽的所有权。Master 节点维护着一个 16384/8 字节的位序列,Master 节点用 bit 来标识对于某个槽自己是否拥有。比如对于编号为 1 的槽,Master 只要判断序列的第二位(索引从 0 开始)是不是为 1 即可。这种结构很容易添加或者删除节点。比如如果我想新添加个节点 D, 我需要从节点 A、B、C 中得部分槽到 D 上。

24、使用 redis 如何设计分布式锁?说一下实现思路?使用 zk 可以吗?如何实现?这两种有什么区别?

  redis实现分布式锁:

    1. 线程 A setnx(上锁的对象,超时时的时间戳 t1),如果返回 true,获得锁。

    2. 线程 B 用 get 获取 t1,与当前时间戳比较,判断是是否超时,没超时 false,若超时执行第 3 步;

    3. 计算新的超时时间 t2,使用 getset 命令返回 t3(该值可能其他线程已经修改过),如果 t1==t3,获得锁,如果 t1!=t3 说明锁被其他线程获取了。

    4. 获取锁后,处理完业务逻辑,再去判断锁是否超时,如果没超时删除锁,如果已超时, 不用处理(防止删除其他线程的锁)。

  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1. 客户端对某个方法加锁时,在 zk 上的与该方法对应的指定节点的目录下,生成一个唯一 的瞬时有序节点 node1;

    2. 客户端获取该路径下所有已经创建的子节点,如果发现自己创建的 node1 的序号是最小 的,就认为这个客户端获得了锁

    3. 如果发现 node1 不是最小的,则监听比自己创建节点序号小的最大的节点,进入等待。

    4. 获取锁后,处理完逻辑,删除自己创建的 node1 即可。 区别:zk 性能差一些,开销大,实现简单。

25、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解决方案?

  缓存穿透: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 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 DB 去查询,可能导致 DB 挂掉。

  • 解决方案
    • 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仍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过期时间会比较短;

    • 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 bitmap 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 bitmap 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DB的查询。

  缓存击穿:对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 key,缓存在某个时间点过期的时候,恰好这时间点对这个 Key 有大量的并发请求过来,这些请求发现缓存过期一般都会从后端 DB 加载数据并回设到缓存,这个时候大并发的请求可能会瞬间把 DB 压垮。

  • 解决方案
    • 使用互斥锁:当缓存失效时,不立即去 load db,先使用如 Redis 的 setnx 去设置一个互斥锁,当操作成功返回时再进行 load db 的操作并回设缓存,否则重试 get 缓存的方法。

    • 永远不过期:物理不过期,但逻辑过期(后台异步线程去刷新)。

  缓存雪崩: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导致缓存在某一时刻同时失效,请求全部转发到 DB,DB 瞬时压力过重雪崩。与缓存击穿的区别:雪崩是很多 key,击穿是某一个key 缓存。

  • 解决方案:将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比如可以在原有的失效时间基础上增加一个随机值,比如 1-5 分钟随机,这样每一个缓存的过期时间的重复率就会降低,就很难引发集体失效的事件。

26、缓存与数据库不一致怎么办

  假设采用的主存分离,读写分离的数据库

  如果一个线程A先删除缓存数据,然后将数据写入到主库当中,这个时候,主库和从库同步没有完成,线程 B 从缓存当中读取数据失败,从从库当中读取到旧数据,然后更新至缓存,这个时候,缓存当中的就是旧的数据。

  发生上述不一致的原因在于,主从库数据不一致问题,加入了缓存之后,主从不一致的时间被拉长了

  处理思路:在从库有数据更新之后,将缓存当中的数据也同时进行更新,即当从库发生了数据更新之后,向缓存发出删除,淘汰这段时间写入的旧数据。

27、主从数据库不一致如何解决

  场景描述,对于主从库,读写分离,如果主从库更新同步有时差,就会导致主从库数据的不一致

  1. 忽略这个数据不一致,在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的业务下,未必需要时时一致性

  2. 强制读主库,使用一个高可用的主库,数据库读写都在主库,添加一个缓存,提升数据读取的性能。

  3. 选择性读主库,添加一个缓存,用来记录必须读主库的数据,将哪个库,哪个表,哪个主键,作为缓存的 key,设置缓存失效的时间为主从库同步的时间,如果缓存当中有这个数据,直接读取主库,如果缓存当中没有这个主键,就到对应的从库中读取。

posted @ 2021-06-03 10:31  jingdy  阅读(8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