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随想

2021年4月5日14:33:28

应该是清明假期的缘故,刚刚骑车来的路上人不多。这让我脑海中闪过了一些本科时候的感觉。本科时候,一到周末节假日路上的行人确实会稀疏很多,一种格外荒凉的感觉会席卷而来,这种感觉在寒假晚归尚留在学校的时候感受尤其深刻,不过最近一个寒假我反而做了研究生人群中较早离开的那一批了。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可能还确实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绝大部分烦恼来自于课程学不懂,除此之外忧虑好像不多。后来,学业烦恼当然也有,应该也还是大头,但是有了新的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这在我的毕设致谢里面其实有提到。

我再怎么循规蹈矩地学习,找到一份工作后,好像工资也不会很可观,买房子好像还是很困难。但我当时打定了本科不会直接工作,和真正的现实之间隔了研究生生活这么一道缓冲的屏障。保研那阵子烦恼的还是眼前的保研事宜,努力地很谨慎很小心,但事实证明,有用的谨慎小心是仔细分析情报数据,而不是优柔寡断主观臆测。

保研后当然会舒服一阵子,好像是一种阶段性的胜利,那时候所谓的现实生活的压力被短暂地抛之脑后,好像自己已经取得研究生学位了,已经要迎接美好生活了。但事实证明,应该把庆祝的酒席摆在获取研究生学位之后,而不是摆在获取录取通知书之后。

研究生之后真的要走向社会了,真的要独自承受人生风雨了,也没理由再接受着家里的资助了。我又想到了我高三时候,过完年距离开学还有几天,我和老妈去南昌了。晚上散步,街道上人更是少得可怜,城里人都回老家了。风又挺大,卷起枯枝落叶穿过街道,看着很荒凉,有一次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老妈肯定就问我怎么哭了,我忘了当时是怎么回复的。我马上要高考毕业,离开这个地方,可能是有一种面对未知的未来的些许恐惧担忧吧,看来我确实有些忧郁的气质。另一次哭是更早之前,看《左耳》,我有一次在日记中戏说那次哭是因为找不到陈都灵这么好看的对象。那时候的真实心态应该是我觉得外面世界有那么多有钱的长得又帅的,我根本什么都不是,她肯定不会看上我。好像结局都是我找不到这么好看的对象,但那应该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有“觉得自己很渺小”这种想法。

现在我还是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但是我也会觉得只要努力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至于别人看不看得上我,这其实是很无力的事情。可能有了解不够的原因,但是有的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有的人就不愿意了,我已经放弃纠结这种东西了。

本科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我特别喜欢从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开始写日记,一般是中午睡完午觉回到教室刚坐下的时候。写下此时此刻的想法,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这让我觉得很踏实,特别是在我生活状态比较稳定的时候。什么时候不稳定呢?比如和女孩子表白被拒绝了,这种时候我可能也会写东西,但是都是徒增烦恼。我的情感要是不那么丰富就好了。我觉得这是初中看言情小说导致的。绝对是。

我感觉又写得比较乱,我可以选择通读一遍整理一下,但是我不想这么做了。其实手头还有活儿,写这些可能什么用也没有,自己心里舒服了吗?好像也没有,我写东西好像也不太行,心里想的写出来可能就有偏差,说出来好像也会有偏差。

好好学习吧。

posted @ 2021-04-05 15:09  jbylink  阅读(4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