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对象的理解

  

  1.对象: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对象是由类抽象出来的,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对象来处理,对象可以操作类的属性和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正所谓:“万物皆对象,对象因关注而产生!”

  2.对象的创建:在JAVA语言中通过new操作符来创建对象. 如 Test test=new Test();test对象被创建出来时,就是一个对象的引用,这个引用在内存中为对象分配了存储空间, 可以在构造方法中初始化成员变量,(如: Test test = new Test("a"); 当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构造方法,页就是说在JAVA语言中初始化与创建是被捆绑在一起的。
  3.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当用户使用new操作符创建一个对象后,可以使用“对象.类成员”来获取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在类中是通过类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形式来表示的,所以当对象获取类成员,也就相应地获取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类:是一类事物抽象的集合,其中包含静态属性和动态行为。对象:类的实例化。例如:teacher类 所有的老师都属于这个类,这个类包含的“姓名”,“年龄”等就类的静态属性,老师都有“教书”这个行为,这就是类的方法。想要派一个老师去教书,就得先“实例化”一个老师出来,比如 张三,李四等,这就是类的实例,然后调用每个实例的“教书”方法就行了,对象就是类的具体表象。总之,一句话,类是所有实例共有的静态属性和动态方法的抽象,对象是类实例化的具体表象

  4.对象的应用:在Java语言中尽管一切都可以看作对象,但真正操作标识符实质上是一个引用。语法如下:类名 对象引用名称。比如一个Book类的引用可以使用的代码如下所示:Book book;    

  5.对象的销毁:每个对象都是互相独立的,在内存中占据独立的内存地址,并且每个对象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当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时,对象就变成了垃圾,在其他语言中需要手动回收废弃的对象,但是Java拥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回收机制,用户不必担心废弃的对象占用内存,垃圾回收器将回收无用的占用内存的资源。JAVA虚拟机视为垃圾对象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对象引用超过其作用范围,这个对象将视为垃圾;二、将对象赋值为null。

      

posted on 2017-07-23 18:06  ioxu  阅读(751)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