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
摘要: 包的作用: 区分相同名字的类 良好的管理大量的类 控制访问范围打包命令 package com.name命名规范小写字母1、java.lang包:java的核心类库,包含了运行java程序必不可少的系统类,如基本数据类型、基本数学函数、字符串处理、线程、异常处理类等,系统缺省加载这个包2、java.io包:java语言的标准输入/输出类库,如基本输入/输出流、文件输入/输出、过滤输入/输出流等等3、java.util包:包含如处理时间的date类,处理变成数组的Vector类,以及stack和HashTable类4、java.awt包:构建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类库,低级绘图操作G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9 22:42 Adonstein 阅读(58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Java中的访问权限控制符有四个.作用域 当前类 同一package 子孙类 其他packagepublic √ √ √ √protected √ √ √ ×friendly √ √ × ×private √ × × ×没有时默认为friendly,如构造函数等~在Java语言中有4种访问修饰符:package(默认)、private、public和protected.1。package是默认的保护模式,又叫做包访问,没有任何修饰符时就采用这种保护模式。包访问允许域和方法被同一个包内任何类的任何方法访问。(包内访问)2。privat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9 20:55 Adonstein 阅读(181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Java语言的三大特性即是:封装、继承、多态首先先简单的说一下其3大特性的定义:封装: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控制在程序中属性的读和修改的访问级别。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其中数据和函数都是类的成员。封装的目的是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只是要通过外部接口,一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封装的基本要求是: 把所有的属性私有化,对每个属性提供getter和setter方法,如果有一个带参的构造函数的话,那一定要写一个不带参的构造函数。在开发的时候经常要对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9 20:51 Adonstein 阅读(4444) 评论(0) 推荐(1)
摘要: 类方法属于所有对象实例,其形式如下:访问修饰符 ststic 数据返回类型 方法名(){ }PS:静态方法中不能访问非静态变量(类变量)使用:类名.类方法名或者对象名.类方法名java中规则:类变量原则上用类方法去访问静态(类)变量与非静态(实例)变量的区别 静态变量要加上static 静态变量是与类相关个,公共的属性 非静态变量属于每个对象个体的属性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类名.类变量名直接访问类方法与实例方法 属于与类相关的,公共发方法 实例方法属于每个对象个体的方法 类方法可以通过类名.类方法名直接访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9 20:04 Adonstein 阅读(19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基本概念:类变量是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变量,任何一个类的对象访问它时,取到的都是相同的值,同样任何一个该类的对象去修改它时,修改的也是同一个变量如何定义类变量:定义语句;访问修饰符 static 数据类型 变量名;如何访问类变量:类名.类变量名或者对象名.类变量名public class Demon3{ static int i=1; static//该静态区域块只会执行一次 { System.out.println("1"); i++; } public Demon3()//执行两次 { System.out.println("2"); i++;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9 18:30 Adonstein 阅读(3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所有的计算机程序都由两类元素组成:代码和数据。换句话说,程序还可以以它的代码或是数据为核心进行组织编写。也就是说,一些程序围绕“正在发生什么”编写,而另一些程序则围绕“谁将被影响”编写。第一种方法被称为面向过程的模型(process-oriented model ),用它编写的程序都具有线性执行的特点。面向过程的模型可认为是代码作用于数据,像C这样的过程式语言采用这个模型是相当成功的。第二种方式,也就是面向对象的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对象的编程围绕它的数据(即对象)和为这个数据严格定义的接口来组织程序。面向对象的程序实际上是用数据控制对代码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9 17:32 Adonstein 阅读(136)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