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使然
没有原因
这篇文章和程序没啥关系,就是一些个人的碎碎念,所以不用在意。
平常使用Java工作,偶尔用python做一些简单功能性附件,刷算法时用的C++,不过仔细想想,好像这几门语言都是当初为了某种目的或被动或主动的去学习了解的,谈不上真正的兴趣。之前读了一本书《黑客与画家》,深有感触,所以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 问:你为啥要学Java?回答:因为Java生态环境好,发展很长远,需求也高,语言设计也挺完善的...
- 问:你为啥要学Python?回答:当初弄openCv和爬虫的时候发现python有很成熟简洁的解决方案...
- 问:为啥要学C++?回答:因为当初刷算法题书上给的例子就是C++的...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大力提倡lisp语言,再加上之前sicp与vim的影响,于是就去了解了lisp语言,当然了解的是比较经典的scheme,一接触到就感悟,其实真的很多问题没必要搞很复杂,lisp语言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万物皆函数,其次你注意一下括号匹配就行了,剩下的都可以在这基础上构造而来,从此我就对函数式语言挺感兴趣的,可能是面向对象的弄多了,所以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
有什么用
- 问:学习这些函数式语言有什么用? 回答:没啥用,或者说不是为了用去学的,只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哇,感觉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为啥咧,因为这种问题普遍答案不应该是1.函数式语言怎么样怎么样2.怎么样怎么样 然后罗列个很多条啥的,其实我觉得这样很累啊,我就觉得和现在的经常编写的感觉不一样觉得很有趣才去了解的。
随便写,回顾
其实很多时候带着这种功利心理去做一件事情很容易把自己搞累,就好像你问一个高中生为啥喜欢打篮球?反正我的回答是小时候看电视觉得电视上这些篮球动作很帅啊,所以才会去想要打篮球。至于后面的锻炼身体,锻炼意志,培养团队合作心理,都是附带的了,最初喜欢的时候根本都不知道这些概念。
有时候回想一下,其实我喜欢很多东西都是觉得很帅很酷就去研究了,篮球明星我最喜欢艾弗森,因为我觉得他变向的动作很快很流畅,很帅,他生涯末年的时候我又迷上了罗斯,同样是觉得速度很快,变向动作很帅,然后就是因为这个影响,初中和高中就很喜欢打篮球,没错,就是一个字'帅'我就喜欢打篮球了,没有其他啥的。
当然我也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大概是小学3年级接触到了魔兽争霸3,然后就挺喜欢这个游戏的,为啥会喜欢呢,因为当时魔兽争霸3的画面在当年的游戏里面是很出众的,不过可能是因为村网通和智商原因吧,没有接触到魔兽世界,否则我当年玩的可能就是魔兽世界了。不过还是可能我比较笨吧,当时也只是玩玩战役,从网上找了'whosyourdaddy'的秘籍一顿输入,然后干爆电脑(因为当时我的技术正常的战役打的很吃力),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选一个伊利丹(那时候我叫它'尤迪安',因为当时盗版的war3翻译就是尤迪安,伊利丹一般是接触了魔兽世界的人的叫法),然后一顿秘籍,接着就一路平A,当然任何游戏输秘籍之后它的快感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很快就不玩了。
然后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和一个表哥聊天的时候他推荐我一部电影叫做《电竞之王》。表哥说电影很好看,是一步讲游戏的电影,要知道游戏在当年那可以精神鸦片,于是我就赶忙到网上去看了,当然现在看来那部电影其实成本很小了,而且有英伟达的硬广告不过当初的我可是啥的不懂(虽然这个英伟达广告的印象真的很深刻),就觉得很厉害,然后里面有'sky'客串参演,电影的主角也是玩的人族,和'sky'一样。就在这部电影的影响下,在六年级的暑假,我又重新玩上了魔兽争霸,当然六年级的我显然已经不是三年级的智商了,加上看过电影,于是终于发现这个游戏不仅仅可以打战役,还可以对战,于是立刻选择了人族,挑选了简单的电脑,然后被血虐(玩过war3的应该都清楚一个新手一开始最大的敌人就是简单的电脑)。我晕,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样哦,于是就和写程序一样,开始找攻略,当然我受到电影和'sky'的影响(sky当时蝉联05 06年的wcg冠军,简直是CN WAR3里明星中的明星),就只玩人族,找人族的攻略,并且不断的练习。其实我觉得我写程序的学习过程还不如当时学war3呢,至少当时我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然后疯狂的去模仿学习,而写程序呢,大神和名人我能叫出很多,但是说真的,我没有一个像当时那样从心底里去佩服的偶像,也没有像当时去疯狂的模仿学习一个人的风格。其实我觉得我打游戏很是很有天赋的,因为我记得大概初2的时候,我用当时的录像分析器分析自己录像,APM就已经达到了210+,这其实是很高的了,当然里面的废操作肯定也很多,不过我记得当时我妈看我玩,就说我都不怎么看得清你切屏。然后APM就一直是这么多,提升是一些战术上的思维以及有效操作率,不过后来玩的多了,也不只是知道SKY了,当时的MOON和GRUBBY很出名,以至于三人之间的战斗都成为木盖瓜(moon,sky,grubby的谐音)大战。当时初3的时候Vs平台的等级是14级,我记得当时sky似乎是21级,然后好几个职业半职业的是16 17级的样子,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匹配的时候老碰到agfox的几个人,打比赛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线上赛,赢了送1个月vip什么的。再后来war3就不行了,dota异军突起,兴趣使然的我似乎对war3的兴趣也淡了。
最初接触到dota是一个初二去黑网吧上网的时候,当时的我从六年级算起玩war3已经1年多了,而且进步的很快,在网上加的一些QQ群别人都已经叫我高手了。当初的dota和其他那些war3的rpg图区别不是很大,当时特别火的其实是澄海3C,然后是DOTA和真三,不过因为我一心想要成为sky一样的职业大神,所以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直到那天晚上碰到坐在我边上的大叔。当时的我还忙着冲Vs对战平台的等级,一晚上基本上有输有赢,分加的很少,有一些疲惫和无聊了。然后侧过头就看到了正在玩dota的大叔,我记忆十分深刻,他玩的是剑圣,为啥记忆深刻的,因为说实话,我当时长的很矮,我初三一年长了14公分,但是初二的时候其实还很矮,所以旁边大叔其实早就注意到了,我我看起来就和小学生一样,但是apm已经非常高了,所以他看我不玩了看他的时候,他打完了就问我玩不玩dota。然后就向我展示他刚才玩的剑圣,说出来理由真的很简单,war3的剑圣是6级才能放大招剑刃风暴的,而dota的剑圣是1级就可以学1技能剑圣风暴,大招是无敌斩,我就觉得这就很酷... 然后加上war3是要操作很多单位的,英雄,近战,远程,混编,都要编队,建筑物也要编队,而dota只要操作一个英雄,这个操作量和war3相比简直就是在过家家,一个手指都能玩的感觉(虽然一个手指肯定不能玩,但是感觉是这样),就这样这个大叔教会了我dota的第一个英雄-剑圣,并且教了我它的出装,假腿+先锋盾+散夜对剑,为啥是鞋子,因为跑的快,为啥是先锋盾,因为能加防御,别人打不死你,为啥是散夜对剑,因为牛逼,砍谁都是几刀。这就是大叔给我的攻略,并且我真的信了,因为我自己玩先锋盾都买不出来,因为不晓得野外商店在哪(先锋盾的道具需要野外商店的配件才能合成),而且当时dota这个游戏根本没人告诉你野外商店在哪... 然而这位大叔就告诉我了,所以我就觉得他真的很牛,以至于我玩dota最初的三个月最喜欢出的道具就是假腿先锋盾和散夜对剑。
初二的那次经历算是一个简短的开始,真正开始磨练技术是在初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当时初三结束,我考上了当时本地的重点高中,加上又没有作业,所以很轻松。然后当时war3已经开始有点慢慢衰落,我的兴趣也淡了(因为技术的提升感觉和以前比已经慢了许多),于是我开始了dota。
谈到dota好像和兴趣使然有点远,从当初的dota到现在的dota2,玩的盘数应该是远超1W盘了,dota里的英雄很多,真正兴趣使然的是invoker 祈求者这个英雄,号称dota里最难的英雄之一(从我博客地址也可以看出来了我真对卡尔很喜爱),其实dota里最难的英雄好几个,地卜师,死灵龙,陈,祈求者,这几个都算吧,但是说实话,地卜师和死灵龙这些需要微操的对于war3出身的我感觉真的没啥,而卡尔(祈求者)的难度在于它一个人有10个技能,并且是需要qwe三个技能球组合切出来的,所以对于我来说,卡尔才是最难的。当然除开难度,最大的因素还是因为'帅',当时dota里的英雄采用的是war3里的模型,基本上都很丑,就几个模型很酷,很帅,影魔算是其中一个,所以我影魔玩的也挺多的。但是影魔最多称得上是酷,还帅不怎么搭边,而卡尔的模型时war3里血精灵王子凯尔萨斯的模型改编的,将披风染成了白色,加上他一个人拥有10个技能,介绍是史上最伟大的魔法师(加上我对魔法师也情有独钟)... 这几点的因素下,兴趣使然,我便开始疯狂练习卡尔,查了下steam的战绩,单是卡尔这一个英雄,大小号加起来就玩了2000+盘了,当然现在用起来是得心应手(虽然版本很弱势),其实我想如果不是兴趣使然,就算是玩游戏,也很难做到。
游戏与编程
晃着晃着,就到了大学,当然我感觉我最神奇的就是对于dota2的兴趣,有减淡过,但从未消失,大一还去打了半职业比赛,不过记得很深刻全国高校联赛联想校园冠军不发钱一直拖着,在网吧用笔记本打比赛,很6。到了大二,其实这些年来一直都听说魔兽世界才是游戏的经典,但是奈何没有兴趣,所以都没有去玩,可到了大二,我决定去试一试,即使当时的魔兽世界已经日落西山,当然DOTA2也好不到哪去,最火的是英雄联盟,可我就是这么个人,没兴趣的不会去碰。魔法师的情节使得我魔兽世界也选择了法师职业,具体游戏过程不细说了... 只是当时魔兽世界比较好的插件都是老外开发的,然后有些插件自定义的程度比较高,我恰巧就用了这其中的几款,然后当时插件给的接口是用lua语言写的,于是喜欢钻研游戏的我,就去钻研这个脚本语言了...
大学时也学过C和C++,还用C51写过单片机,但是这不是兴趣使然,只是为了完全学分而已,而魔兽世界插件接口的lua语言就不一样,这算是兴趣使然,所以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相反学的很快,没几天我就可以写lua脚本对我的几个插件制定一些自定义的效果了。
现在你问我,玩游戏难还是编程难?我觉得其实难度差不多。更喜欢玩游戏还是更喜欢编程?我觉得也差不多,不过前提是编的是兴趣使然的程。我觉得这两者真的挺像,从一开始不懂,然后快速的模仿,迅速的提升,接着进入瓶颈期,再反复循环..... 其实很多人觉得玩游戏或者编程是靠天赋的,其实我打心底里真不觉得,编程的经历还不够拿出来说,但是玩游戏,就拿dota来说,每次开黑或者单排经常能受到队友的表扬说 这个卡尔666 连招很流畅,其实背后付出的练习与研究真只有自己知道,魔兽的副本FD与秘境FD 也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为了一个简单的服务器第一成就背后付出的研究与努力,很多人觉得玩游戏你说个鸡儿努力,但我觉得其实没差啊,当时大一出去打比赛都没和家里人说,几个网上认识几年的朋友就凑在一起打线下了,打到后面半个月训练半个月打代练单子,然后带网吧老板开黑这样就算老板赞助我们,名字挂个网吧的名字就算赞助了,现在的胃估计就是当时酿成的(当时网吧训练为了打比赛一天吃一顿就差不多,省钱,真的算网瘾少年吧可能) 。虽然只有几个月半职业,而且很不正规,我觉得就算我现在看来也觉得是努力啊,而且比我现在写程序的努力程度大多了,为什么呢?兴趣使然。
...
其实这篇文章开头就说了,碎碎念,没有中心主题,完全就是想随便写点东西就随便写了,兴趣使然。兴趣使然的好处是你想写就写了,不想写就不写,为啥人总是要用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来约束自己的兴趣呢?其实我一直把工作中的编程和我自己的编程分开来,就好像一个画家白天卖画生存晚上自己创作一样。
不过说真的,我现在对scala很感兴趣,所以开始研究scala,不为了啥,我当然知道scala能做啥,我就是觉得scala这种多语言范式而且语言风格上就给了你极大的自由度的语言很有趣,至少我觉得很好玩,至于能干啥,以后再说了。毕竟我当时一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打职业比赛。
兴趣使然,不会让你有很多束缚,并且能让你体会到快乐,而往往在这种心态锻炼的技巧,创造的作品,是很棒的,不受限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