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插入排序(InsertionSort),一般也被称为直接插入排序。
对于少量元素的排序,它是一个有效的算法。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从而一个新的、记录数增 1 的有序表。在其实现过程使用双层循环,外层循环对除了第一个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内层循环对当前元素前面有序表进行待插入位置查找,并进行移动。
插入排序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序方法,就像我们整理书桌上的书一样。想象一下,你已经有了一堆按顺序排列好的书,现在又拿到一本新的书,你就会从头开始找,看看这本新书应该插在哪个位置,然后把后面的书都往后挪一挪,最后把新书放进去,这样书就还是按顺序排列的啦。
在插入排序里,我们把数组看成两部分,前面是已经排好序的有序部分,后面是还没排好的部分。每次我们从没排好的部分拿出一个数,然后把它插入到前面有序部分的合适位置,就像刚才放书一样。外层循环是遍历没排好的部分,内层循环是找插入位置并且移动元素。
2.说明
插入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也是 O(n^2),空间复杂度为常数阶 O(1),具体时间复杂度和数组的有序性也是有关联的。
插入排序中,当待排序数组是有序时,是最优的情况,只需当前数跟前一个数比较一下就可以了,这时一共需要比较 N-1 次,时间复杂度为 O(N)。最坏的情况是待排序数组是逆序的,此时需要比较次数最多,最坏的情况是 O(n^2)。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可以把时间复杂度想象成完成排序任务需要花费的“力气”。插入排序的平均情况是 O(n²),这就好比大部分时候,我们要花费中等的力气来完成排序。
不过,如果数组已经是有序的,比如从小到大排好了,那插入排序就会变得超级轻松!因为每个数字只需要和前面的数字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已经排好了,根本不需要移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用很少的力气,也就是 O(N) 的时间复杂度,就能完成排序啦。
反过来,如果数组是完全逆序的,比如从大到小排好,那插入排序就会变得很费劲。因为每个数字都需要和前面很多数字比较,还要移动很多次,这时候就需要花费最多的力气,时间复杂度就是 O(n²)。
总结一下笔记:插入排序,时间复杂度,平均 O(n²),有序时 O(N),逆序时 O(n²)。
3.图示
假设前面 n-1(其中 n>=2)个数已经是排好顺序的,现将第 n 个数插到前面已经排好的序列中,然后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使得插入第n个数的这个序列也是排好顺序的。
按照此法对所有元素进行插入,直到整个序列排为有序的过程,称为插入排序。
从小到大的插入排序整个过程如图示:
第一轮:从第二位置的 6 开始比较,比前面 7 小,交换位置。

第二轮:第三位置的 9 比前一位置的 7 大,无需交换位置。

第三轮:第四位置的 3 比前一位置的 9 小交换位置,依次往前比较。

第四轮:第五位置的 1 比前一位置的 9 小,交换位置,再依次往前比较。

......
就这样依次比较到最后一个元素。
4.代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