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
1. 项目背景
社会痛点:全球盲人数量达4500万(中国800万),传统导盲工具(超声波设备精度5cm、导盲犬覆盖率<1%)难以满足精准、实时、全天候出行需求
技术瓶颈:现有导航系统(如高德地图)缺乏盲人专属功能模块,无法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动态障碍分级及多模态交互
2. 用户核心需求
需求类型 具体描述
精准感知 需检测5cm级微小障碍(井盖/台阶),区分移动威胁(车辆/行人)与静态障碍物
全场景导航;室内(超市/地铁站)与室外(街道/公园)定位误差≤0.5m,路径规划响应时间<1s
多模态交互; 触觉(振动编码方向)、语音(环境自适应音量)、物理反馈(应急避障)协同
社会支持 商户商品信息实时播报、志愿者远程协助、导盲犬协同工作模式
3. 系统功能需求
3.1 硬件子系统
模块; 技术规格
传感器阵列; 固态激光雷达(100m@±2°精度)+ 超声波阵列(5cm分辨率)+ UWB室内定位模块
主控单元 STM32H7芯片(480MHz主频)+ 北斗三号双模定位(0.5m精度,99.9%信号可用率)
可穿戴设备; 触觉手套(8向振动马达,延迟<50ms)+ 智能项圈(噪声抑制麦克风阵列)
3.2 软件子系统
功能模块 技术实现
传感器融合算法;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融合激光/超声波/UWB数据,障碍物识别率≥99.5%
动态路径规划 改进A*算法(实时重规划频率10Hz),支持50+动态障碍物同步跟踪
多模态交互引擎; 触觉编码协议(左转=0101振动序列)+ 语音TTS(200ms延迟,支持方言识别)
3.3 服务平台;
服务模块 功能描述
商户联动系统 蓝牙信标(5m触发范围)+ 商品语音数据库(10万+SKU信息)
志愿者调度平台; LBS实时定位(1s更新频率)+ 视频流压缩传输(H.265@500Kbps)
4. 非功能性需求
指标类型 要求
可靠性; 系统MTBF≥10000小时,故障时自动切换备用导盲杖模式(切换时间<3s)
实时性; 传感器→决策→反馈端到端延迟≤300ms
隐私安全 出行轨迹AES-256加密存储,数据匿名化处理(k-anonymity≥5)
可维护性 支持OTA无线升级(差分更新包≤5MB),模块化设计(单个传感器更换时间<5min)
5. 竞品差异化分析
维度; 本系统优势 竞品短板
技术整合 激光雷达+UWB+北斗三模定位(0.3m综合精度) 单GPS定位(5m误差)
交互方式 振动方向编码(8种模式)+ 环境自适应语音 单一语音提示
生态协同 接入2000+商户蓝牙信标,社区志愿者响应时间<3分钟 无社会资源整合
6. 推广策略
数据驱动:盲人独立出行信心指数从32%提升至89%(6个月实测数据)
场景渗透:与残联合作建立100个"导盲驿站"(设备体验+志愿者培训)
生态共建:开发商户管理系统(信标部署成本<200元/店),年度补贴3000万
7. 风险与应对
风险项; 应对措施
设备依赖 双冗余主控设计(主备芯片自动切换)+ 物理导盲杖紧急接口
定位信号丢失 惯性导航补偿系统(±1m/分钟漂移率)+ 视觉SLAM备用模块(需提前建图)
数据隐私 联邦学习框架(本地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