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Core RDD概述

一、什么是RDD

  1、RDD(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弹性分布式数据集

  2、是Spark中最基本的数据抽象

  3、在代码中是一个抽象类,它代表一个弹性的、不可变的、可分区,里面的元素可并行计算的集合

二、RDD的5个主要属性(property)

  1、A list of partitions

  (1)多个分区,分区可以看成是数据集的基本组成单位

  (2)对于RDD来说,每个分区都会被一个计算任务处理,并决定了并行计算的粒度

  (3)用户可以在创建 RDD 时指定 RDD 的分区数, 如果没有指定, 那么就会采用默认值. 默认值就是程序所分配到的 CPU Coure 的数目.

  (4)每个分配的存储是由BlockManager实现的。每个分区都会被逻辑映射成BlockManager的一个Block,而这个Block会被一个Task负责计算

  2、A function for computing each split

  (1)计算每个切片(分区)的函数

  (2)Spark 中 RDD 的计算是以分片为单位的, 每个 RDD 都会实现 compute 函数以达到这个目的.

  3、A list of dependencies on other RDDs

        (1)与其他 RDD 之间的依赖关系

        (2)RDD 的每次转换都会生成一个新的 RDD, 所以 RDD 之间会形成类似于流水线一样的前后依赖关系. 在部分分区数据丢失时, Spark 可以通过这个依赖关系重新计算丢失的分区数据, 而不是对 RDD 的所有分区进行重新计算.

  4、Optionally, a Partitioner for key-value RDDs (e.g. to say that the RDD is hash-partitioned)

       (1)对存储键值对的 RDD, 还有一个可选的分区器.

       (2)只有对于 key-value的 RDD, 才会有 Partitioner, 非key-value的 RDD 的 Partitioner 的值是 None.

  (3) Partitiner 不但决定了 RDD 的分区数量, 也决定了 parent RDD Shuffle 输出时的分区数量.

  5、Optionally, a list of preferred locations to compute each split on (e.g. block locations for an HDFS file)

  (1) 存储每个切片优先(preferred location)位置的列表. 比如对于一个 HDFS 文件来说, 这个列表保存的就是每个 Partition 所在文件块的位置.   (2)按照“移动数据不如移动计算”的理念, Spark 在进行任务调度的时候, 会尽可能地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其所要处理数据块的存储位置.

  6、源码

  

 1 /**
 2  * A 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 (RDD), the basic abstraction in Spark. Represents an immutable,
 3  * partitioned collection of elements that can be operated on in parallel. This class contains the
 4  * basic operations available on all RDDs, such as `map`, `filter`, and `persist`. In addition,
 5  * [[org.apache.spark.rdd.PairRDDFunctions]] contains operations available only on RDDs of key-value
 6  * pairs, such as `groupByKey` and `join`;
 7  * [[org.apache.spark.rdd.DoubleRDDFunctions]] contains operations available only on RDDs of
 8  * Doubles; and
 9  * [[org.apache.spark.rdd.SequenceFileRDDFunctions]] contains operations available on RDDs that
10  * can be saved as SequenceFiles.
11  * All operations are automatically available on any RDD of the right type (e.g. RDD[(Int, Int)]
12  * through implicit.
13  *
14  * Internally, each RDD is characterized by five main properties:
15  *
16  *  - A list of partitions
17  *  - A function for computing each split
18  *  - A list of dependencies on other RDDs
19  *  - Optionally, a Partitioner for key-value RDDs (e.g. to say that the RDD is hash-partitioned)
20  *  - Optionally, a list of preferred locations to compute each split on (e.g. block locations for
21  *    an HDFS file)
22  *
23  * All of the scheduling and execution in Spark is done based on these methods, allowing each RDD
24  * to implement its own way of computing itself. Indeed, users can implement custom RDDs (e.g. for
25  * reading data from a new storage system) by overriding these func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26  * <a href="http://people.csail.mit.edu/matei/papers/2012/nsdi_spark.pdf">Spark paper</a>
27  * for more details on RDD internals.
28  */
29 abstract class RDD[T: ClassTag](
30     @transient private var _sc: SparkContext,
31     @transient private var deps: Seq[Dependency[_]]
32   ) extends Serializable with Logging {

 

三、理解RDD

  1、一个 RDD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分布式的元素集合

  2、RDD表示只读的分区的数据集

  3、对RDD进行改动,只能通过RDD的转换操作到新的RDD,并不会对原RDD有任何影响

  4、在Spark中,所有的工作要么是创建RDD,要么是转换已经存在RDD为新的RDD上,然后去执行一些操作来得到一些计算结果

  5、每个RDD被切分成多个分区(partition),每个分区可能会在集群中不同的节点

四、RDD特点

  1、弹性

  (1)存储的弹性:内存与磁盘的自动切换

  (2)容错的弹性:数据丢失可以自动恢复

  (3)计算的弹性:计算出错重试机制

  (4)分片弹性:可更具需要重新分片

  2、分区

  (1)RDD逻辑上是分区的,每个分区的数据时抽象存在的,计算的时候回通过一个compute函数得到每个分区的数据

  (2)如果 RDD 是通过已有的文件系统构建,则compute函数是读取指定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3)如果 RDD 是通过其他 RDD 转换而来,则 compute函数是执行转换逻辑将其他 RDD的数据进行转换

  3、只读

  (1)RDD 是只读的,要想改变 RDD 中的数据,只能在现有 RDD 基础上创建新的 RDD。

  (2)由一个 RDD 转换到另一个 RDD,可以通过丰富的转换算子实现,不再像 MapReduce 那样只能写map和reduce了。

  (3)RDD 的操作算子包括两类:

    1)一类叫做transformation,它是用来将 RDD 进行转化,构建 RDD 的血缘关系;

    2)另一类叫做action,它是用来触发 RDD 进行计算,得到 RDD 的相关计算结果或者 保存 RDD 数据到文件系统中.

  4、依赖(血缘)

  (1)RDDs 通过操作算子进行转换,转换得到的新 RDD 包含了从其他 RDDs 衍生所必需的信息,RDDs 之间维护着这种血缘关系,也称之为依赖。

  (2)依赖包括两种:

    1)一种是窄依赖,RDDs 之间分区是一一对应的

    2)另一种是宽依赖,下游 RDD 的每个分区与上游 RDD(也称之为父RDD)的每个分区都有关,是多对多的关系。

  

  5、缓存

  如果在应用程序中多次使用同一个 RDD,可以将该 RDD 缓存起来,该 RDD 只有在第一次计算的时候会根据血缘关系得到分区的数据,在后续其他地方用到该 RDD 的时候,会直接从缓存处取而不用再根据血缘关系计算,这样就加速后期的重用。

  如下图所示,RDD-1 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后得到 RDD-n 并保存到 hdfs,RDD-1 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个中间结果,如果将其缓存到内存,那么在随后的 RDD-1 转换到 RDD-m 这一过程中,就不会计算其之前的 RDD-0 了。

  

 

  6、checkpoint  

  (1)虽然 RDD 的血缘关系天然地可以实现容错,当 RDD 的某个分区数据计算失败或丢失,可以通过血缘关系重建。

  (2)但是对于长时间迭代型应用来说,随着迭代的进行,RDDs 之间的血缘关系会越来越长,一旦在后续迭代过程中出错,则需要通过非常长的血缘关系去重建,势必影响性能。

  (3)为此,RDD 支持checkpoint 将数据保存到持久化的存储中,这样就可以切断之前的血缘关系,因为checkpoint 后的 RDD 不需要知道它的父 RDDs 了,它可以从 checkpoint 处拿到数据。

 

posted @ 2019-12-10 21:13  hyunbar  阅读(4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