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的博客作业

1. 介绍自己,建博客

我叫胡文莉,作为一个大三的软件工程学生,除去日常的学习,也有许多别的生活乐趣,比如练字,追剧,看书和做手工。平时我比较空闲的时候都会花一个小时去练习毛笔字,毛笔字可以静心养性,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会让我有更多时间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上的困惑。我喜欢慢悠悠的事情,可以让我心态更平静。

在学习上,我觉得编程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虽然经常会碰到各种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同时我也觉得编程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学习,我总是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找寻答案,也总是在不同的地方学习知识,就像一口无尽的泉眼,知识的泉眼永不干涸。

2. 现状、经验和计划

(1在我高中刚毕业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或者是室内平面设计师,因此在大学的专业选择上我选择了土建院的测绘工程,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测绘工程的学习不太适合女孩子,也不太符合我的预想。因此在第一学期之后我申请了转专业,选择这个专业我更多的喜欢的是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软件工程中包含了很多我喜欢的元素,例如算法,高等数学,离散等,此外,在软件的学习中你会发现自己有许多需要长进和进步的地方

 

技能、知识名称目前的水平想在课程结束后达到的水平计划通过什么手段提高
语言 略懂C语言和java,接触过PHP、C#、C++ 对于java更加擅长,熟练掌握 MOOC练习,项目训练
软件实现 能写一些简单的程序,小型的系统

希望能独自完成项目

尽量能够完成整个开发流程

课后学习,视频教程
行业洞察力 不曾了解过,大多来源于老师口述

清楚行业发展史,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

了解市场发展方向及需求

听老师讲,新闻,书籍
软件设计 目前设计的都是一些小型软件,没有规范化,流程化。 清楚常用的一些设计模式,并逐渐学习使用

思考

理解

学习

自我管理

尽量让自己在自己不感兴趣的方向上去尝试

克服已知的困难和缺点

除了学习,在人际,交流,体育,竞技各方面去发展自己

不要畏惧改变

自信,明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明白自己是什么样子

看书,运动,交益友

 

 

(2)阅读一下博客,并务必写一些心得:

a) 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1,在我的观念里,任何事情花费了时间就应该有对应的收获,这才是有用功。如果上课的过程中不参与,不认真,那我花费的时间就是会不等价于我的收获。

2,学习本身就是让时间快速流过的最有效的,最有趣的方式,如果在课堂上一昧的等待下课或者消磨时间,一是会产生负罪感,二是会让难熬的时间变多,有趣的时间变少。

3.知识积累的过程会让我产生满足感和自信,让我满意于我现在的生活。

4.课程本身就是我不太熟悉的领域,学习它就是对能力的提升,对自己的深化。

b) 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你希望这门课是什么师生关系?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你来说有些困难, 你会怎么样:

A: 我交钱来学校,我比老师更加懂教学,老师应该直接给我及格就好,不必布置作业了。

B: 觉得难就不做作业!并向学校告状

C: 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花更多时间,把作业全部完成。

D: 只做到能保证及格的部分,其他都放弃。

E. 其他(写下你的做法)

答:我在大学中主要体验到的师生关系有C。在师生关系中,我个人倾向于老师引导的方式,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因为我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便是数学类的学科,一方面是个人爱好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是由于上课过程中,老师善于逻辑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老师会一直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整堂课下来,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在你的脑海里跳跃,你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去学习,去了解。另外,有一位专业课老师的翻转课堂也是我很喜欢的,他喜欢在课堂上讨论,解决问题,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我觉得一方面学生自由度很大,另一方面,效率很高。

c) 在工作中,我们要引用文献,参考别人的资料,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发, 这些活动和抄袭、剽窃的区别是什么?请仔细阅读相关文章,并询问老师在这门课中的要求,了解学校对于抄袭的处理规定。 

在我的观点里:引用文献要表明确定的文献出处,就像小时候写作文一样,引经据典就要有有出处作者等信息。参考别人的资料则是以此作为一个思维的启发点,在别人的基础上学习也是常有的事,因为这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就像牛顿在给胡克的信中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然这是一个谦虚的说法,但是他也是一个事实的陈诉。这些活动虽然不是让我们全部独立的思考,但是会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启蒙也会带来许多借鉴。

而抄袭和剽窃是一种没有思维的学习方式,它只是将别人的成果搬过来,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在相关文章老师说的抄袭中,例如:  

我最怕的就是计算机系的学生被别人说成是个带着厚眼镜的,只能够在电脑前编编程序

类似于魔术揭秘的过程

等在网页中出现的概率非常之高,它们可能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报告之中,但是我觉得个别句子的抄袭不能完全否定整个劳动成果。在我们学校,抄袭的规定大致是有重复率决定的,不同老师对于自己学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3)几年后,你可以做学术研究、做软件项目、做其他专业的工作,做公务员,出国深造,回家继承家族企业...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你今天是怎么为将来准备的?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

当下阶段,我对于自己的规划是考研究生。在研究生的阶段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自己更加博学。毕业之后我想将自己几年的学习成果用于软件项目,在实践中去提升自己。因为纸上谈兵毕竟格局有限。因此,我对自己今后的打算是:

1.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主要侧重于英语,专业课。

2.完成大三学习的专业课,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3.在大三第一学年课后学习MOOC,选择java作为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并且不断学习,熟练掌握。

4.于大三下学期准备软考,尽量通过。

(4)你在这门课的计划是什么?参考一些学校的教学(美国本科中国软件工程本科1美国大学软件专业),你对这个课程有什么期待?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个课程?你想当助教么?

         我在这门课中的计划主要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加以实践。我很喜欢 美国本科,里面的学习氛围。首先他们懂得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器具,其次他们拥有很强的自控性,对于所学的知识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我最喜欢的应该是他们学习的方式和考核方式。我觉得对于很多理论观点我们应该重在意会理解,而不应该只是机械的背诵记忆。机械的背诵不仅会使得我在备考的时候感到无趣而烦躁,也会让我觉得知识不好理解。很多时候我的同学选择放弃拿到90+的成绩都是因为不喜欢或者不能冷静下来去记忆那些枯涩的句子,定义等等

    在这个课程中,我希望老师可以尽量让课程“接地气”,这本书的内容写的充满童趣,有许多可爱的角色和有趣的例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有趣味的。我想在享受课堂有趣的同时能够体验到课程的清晰进程,很多时候上课总会有种衔接不上的感觉,课程有趣的同时会伴随出现课堂秩序的散漫,时间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我想要介于两者之间找到自己的合适的上课方式。在课后我也会多看书扩展个人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知识见解。去高效的吸收本课程的知识。

至于助教不是我想承担的角色。助教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角色,他是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得到教学同步的角色。在传统观念中,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更像是父子之间的关系,老师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会维持自己严厉的形象,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样很容易导致预期教学成果和实际成果不符。助教不仅有着老师的教导引导作用,也有朋友同学的帮助扶持作用,他的身份更亲近,却又比同学更有距离,因此我觉得一个助教是十分有用的,但现阶段我碰到的助教更多的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我觉得自己不太擅长处理细小繁琐的事,因为我比较马虎大意。

 

  你目前的代码量是多少(列出语言和代码量,精确到100行)? 为了有资格入职一流的软件公司/互联网/人工智能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呢? 

       代码量啥的我确实不太清楚。。(我也不可能每次写完还看看行数吧)为了有资格入职一流的软件公司/互联网/人工智能公司,需要的代码量是我现在的很多很多倍吧,我觉得软件这一行业,代码是写不完的,知识是学不完的。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时间包括上课时间)? 如果你在前面说过,你在前两年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要发奋赶上,请问你打算:

A: 刚才是随便说说的,我打算混过这门课

B: 和以前其他课花一样多的时间

C: 比以前的课稍多一些

D: 比以前课要多很多,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你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多少代码量?每周应完成多少代码量?

C,希望我在完成本课程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代码量翻一番,每周完成800行左右的代码量(概念不太懂)

(5)你现在的道路很多前人曾经走过,他们有什么经验教训?请从博客末尾的文章列表任选一些阅读,针对其中一篇发表感想。

      在学习的路途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困惑也是随时发生的,我所学习到经验和教训有很多:

    1,合理规划,勤能补拙  2.善于思考,不畏困难  3.多多提问,不耻下问    4.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增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但尚未到达这一水平的我,能做的只是好好学习,不停歇的向前走。

 

3. 提有质量的问题

    问题是有的,尽量有质量。

1.在第一张概论中,我比较好奇课后提出的问题:同一类型的软件是如何竞争的?

我个人的选择爱好是外观(可能由于我是女生),我总是会对外在的审美要求比较高,此外我觉得使用操作简明易懂也很重要,此外的竞争力从何而来我也很好奇。

2.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中设计到专与精的问题,我比较好奇在时间固定的大学时代,课程大多是只教浅显的一部分然后就进去别的方面学习,那么是不是大学时代偏向于让学生专长多而忽略了精通,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什么都有所涉及但都不精通”的挫败感?

3.敏捷流程提倡响应变化,MSF提倡适应变化而软件工程基本原则在意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那么“变化”于我们而言应该如何看待?

(暂时问题只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