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在你身边
天地至爱 关怀今生
   首页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修炼》---修炼

《修炼》这本书我已经买了很久了,大概是去年10月份的时候买的。书的作者是联想与神州数码的前技术高管,职业经理人。 之所有到了现在才像完成任务一样把它读完,主要是因为本书作者文笔实在算不上优美,与我看过的其它书无法相比。公司搬家以后,我每天都需要在公交车上浪费两个小时的时间赶路,所以在公交车上把本书看完。 看完后有如下感觉: 先说本书的好,本书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而且作者直呼其名,看着实在;另外作者从一个基层主管,一路飘红,直至公司高管,其经历对我们肯定会有所启发,甚至有所借鉴。 再说本书的差,本书第一差就差在,把一些网友捧臭脚的言语印在书中注脚,我们看到,有一些评论还算说到一些点子上,但绝大多数的赞美之词让人读着做呕。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谢总的现属下。本书第二差差在,作者把曾经发表在一些管理杂志上文章印到了书上,说句实在话,这些文章写的非常一般,既不像学术论文,又不似实战经历,也就是一点心得与体会。与书中的一些真人真事的经历比起来,相差太远。



《修炼》这本书我已经买了很久了,大概是去年10月份的时候买的。书的作者是联想与神州数码的前技术高管,职业经理人。

之所有到了现在才像完成任务一样把它读完,主要是因为本书作者文笔实在算不上优美,与我看过的其它书无法相比。公司搬家以后,我每天都需要在公交车上浪费两个小时的时间赶路,所以在公交车上把本书看完。

看完后有如下感觉:

先说本书的好,本书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而且作者直呼其名,看着实在;另外作者从一个基层主管,一路飘红,直至公司高管,其经历对我们肯定会有所启发,甚至有所借鉴。

再说本书的差,本书第一差就差在,把一些网友捧臭脚的言语印在书中注脚,我们看到,有一些评论还算说到一些点子上,但绝大多数的赞美之词让人读着做呕。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谢总的现属下。本书第二差差在,作者把曾经发表在一些管理杂志上文章印到了书上,说句实在话,这些文章写的非常一般,既不像学术论文,又不似实战经历,也就是一点心得与体会。与书中的一些真人真事的经历比起来,相差太远。

写了这么多,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一下呢?我认为还是值得的,读过以后多少会有一些收获,而且像本书作者这样直接把经历过人和事用真名示人的本实在是比较少。

这里我要描述一下我的读书观。

上一段时间我看易中天《品三国》,看到《天生奇才》这一节,不仅让我心中窃喜,暗自庆幸。书中讲到诸葛亮读书,“所读者甚广,而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易先生讲道,这才是真正的会读书,对于大多人来讲,不是在做学问,没有必要咬文嚼字的一字一句的讲究,只需要“观其大略,取其精华”即可。

本人不敢与古人做比,但这么多年下来,我基本上是这样做的。

我读书有几大原则:

1、书要有名;

2、作者要有名;

3、作者或译者不能超过两个人;

4、不看价钱;

5、越薄越好;

6、不喜欢的不看;

7、不懂即略过,硬着头皮把一本书读完再看有没有必要研究那些不懂的。

注:考试用书除外。

 

上一段时间我转载过刘润的一篇文章《你怎么看这个世界?》,文章讲到任何事物都有其美好一面,我们要懂得学习,学会吸收。对此我深信不疑,但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讲,在时间有限时,我们更要优先选择精华进行吸收,提高学习效率,这同样不容否认。

那么从读书的角度讲,上面两个观点应该如何进行运用呢?我想,前者应属于态度与策略层面,而后者属于技术层面。我们先选择好的书,再本着吸收精华的原则去读书。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一本书就是再烂我也要坚持把它读完,至少我可以告诉别人它到底有多烂。但明知面前可能是已经腐败的食品还要去津津有味的品尝完毕,的确需要一些勇气。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如果已经没有别的选择,那就只能让自己做的更好了。

posted @ 2007-07-23 10:55  胡满超  阅读(343)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