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录

2021年之前:

在2021年之前,没有读书的习惯,所以没有每年都读。就有合胃口的书就一口气读完,不合胃口的书读读就放弃了。
所以在2021年之前总共读过的书也不是很多,而且有的年代久远也记不清是哪年读的了,就都写在这一篇里面吧。
《十万个为什么》学前父母给我买的,买了一套,是一个硬壳装的,里面有10本(貌似),每本厚度大概相当于杂志的厚度。小学早期也在读。
《方与圆》大概小学的时候在姨父家看到这本书,当时感觉书名很“佛系”,就看了起来,已经忘了看了多少(大概率不到一半)。
高中时期读韩寒的书比较多,韩寒的书字里行间有挺多小的趣味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年轻时喜欢抖机灵”。现在看来也算是抖机灵吧。那么我们开始,这些都是韩寒的书:
《三重门》
《一座城池》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长安乱》
《零下一度》
《杯中窥人》
《像少年啦飞驰》
《通稿2003》
《他的国》
《光荣日》
现在回想,只有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长安乱》
还大概记得故事梗概,其他的都快忘干净了。之后有机会我再挑几个来写写故事情节和我的感悟。韩寒的书就看过这些,
韩寒的书我从高中时期一直读到了来北京的头两三年,大概2012年左右就看的很少了。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不怎么出书了,次要原因是我没看小说的闲情逸致了,当时脑子里想的都是“计算机技术”,哈哈。
这不是装逼,是真的。我详细说说,其实从一开始学编程就一直对计算机技术有很多困惑,因为我们是在培训机构学的,相当于从半山腰开始(为了快速就业嘛),其实很多底层知识是缺乏的。这也是我困惑的根本原因,没有基础。再加上当时也没有人引导,靠自己去学,方向也错了很多次。虽知道基础的重要性,但是浮躁的心很难静下来去学基础知识,而是急功近利的想学新技术去换取高薪。蹉跎了几年才渐渐明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基础,学再多新技术也只是学得皮毛而已。晓得了踏踏实实学习才是唯一的路。其实从2017年结婚开始就发生了一些事,身体上的疾病(不严重)、家人遇到不顺的事、还有2020疫情等等。逐渐使我的价值观得到改变,我认为这种改变是成长。
以前考虑问题太单一,没有认识到事物都是复杂的、多面的。人也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一样,导致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人与人的差异性是很大的,我非常认可这一点。
现在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进行生产工作(写代码自然也算),那么沟通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和他人有一个高效的、良好的沟通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下面的书都是2016-2020年之间读的,(看来这几年没怎么读书呀,惭愧~)

《彷徨之刃》
《嫌疑人X的现身》
《活着》
《夹边沟记事》

2021年:

《一句顶一万句》
《我不是潘金莲》
《我叫刘跃进》
《目光》(陶勇医生写的,我媳妇2017年去朝阳医院看眼睛,当时是陶勇医生接诊的,很认真负责。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么年轻已经当上主任医师了,学神级别的大佬。2020年医闹事件被砍伤,当时挺轰动的,我看了也很气愤。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真的是理想主义者才会去从事的,在一个专业领域已经做到顶尖了,收入仅和互联网中上水平差不多。还有危险性。对医生这个职业又增添了一份尊敬。后来陶勇医生就出版了这本书,当时直接就买了。)

2022年

《半小时漫画系列》(主要是世界史、中国史、科技史)
《棋王》
《老五》(连夜看完的,很吸引人,作者很会讲故事,使我读的很顺畅。)
2022.09
最近在看王朔的书,《致女儿书》已经读完了,《我的千岁寒》实在是难以理解,不能用寻常视角去理解,需要转变思路再好好读读。
最近还在看《时间简史》,读到第五章 粒子和力 了,有点读不动了,前面四章我还比较感兴趣,这一章兴趣着实不大。看了下后面的章节,我都比较感兴趣,可能会跳过这一章去看后面的章节。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打算整理一份思维导图,方便以后回看,也方便与大家分享。

posted @ 2021-12-30 15:52  hucat  阅读(14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