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组件生命周期
求上进的人,不要总想着靠谁,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React 中生命周期划时代几个节点,React 16.2 之前处于老的生命周期,之后提出了新的生命周期。而函数式组件在 React 16.8 之前是没有状态和生命周期的,在 React 16.8 版本通过引入 Hooks 使得函数式组件也能有状态和生命周期了。
1. 初始化阶段(3)
1.1 componentWillMount:
组件即将挂载,初始化数据作用,即 render 之前最后一次修改状态的机会。
// 组件即将挂载
componentWillMount() {
// 初始化数据作用
console.log("componentWillMount")
}
/* 在 16.2 之后版本使用会出现以下警告 ⚠️⚠️⚠️
react-dom.development.js:86 Warning: componentWillMount has been renamed, and is not recommended for use. See https://reactjs.org/link/unsafe-component-lifecycles for details.
* Move code with side effects to componentDidMount, and set initial state in the constructor.
* Rename componentWillMount to 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 to suppress this warning in non-strict mode. In React 18.x, only the UNSAFE_ name will work. To rename all deprecated lifecycles to their new names, you can run `npx react-codemod rename-unsafe-lifecycles` in your project source folder.
Please update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pp
*/
// 组件即将挂载 - 强制去掉警告,UNSAFE 提示开发者这是一个不安全的生命周期方法。
UNSAFE_componentWillMount() {
// 初始化数据作用
console.log("componentWillMount")
}
componentWillMount 在16.2 之后官方不推荐使用了,这是因为 16.2 的时候 React 发生了一个改变,推出了几个新的生命周期,老的生命周期方法被替代掉了,不推荐使用。 那么为什么 React 要推出新的生命周期呢?
在 React 16.2 中通过对 diff 算法的更新,更加优化它的性能。提出了一个 Fiber 技术(纤维、分片、切片,比线程更小的一种概念)。因为我们传统的 React 它在创建、更新状态之后会创建新的虚拟 Dom 树,会对比老的虚拟 Dom 树,这个过程是同步的,如果数据量比较小还好。如果这个数据量非常多的情况下即组件非常多的情况下(例如:几百个组件),这个时候更新操作,会导致我们浏览器假死、卡顿,这个时候点什么都没有反应,因为它忙着新老虚拟 Dom 的对比,就是它在对比两个超级大的对象,里面包含了很多小对象,这时浏览器无法处理其它事件,所以导致卡顿影响体验。
所以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边缘化的问题,你的组件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它真的会出现假死的情况。所以 React Fiber 技术就是来优化了虚拟 Dom 的 diff 算法,它把创建 Dom 和组件渲染整个过程拆分成了无数个小的分片任务来执行。可以认为这个任务无比的碎片化,这个时候如果有优先级较高的任务就先执行优先级较高的任务。当优先级较低的任务在执行时候突然来了优先级较高的任务,这个时候会打断正在执行的低优先级任务,先执行优先级高的任务。所谓的低优先级任务就是 componentWillMount 中去找哪些节点将要去挂载到页面中,而高优先级任务就是 render 正在渲染,didMount 挂载完成。这个时候我们低优先级的任务(找出那些需要更新的 Dom)这个过程是会被打断的,而我们更新 Dom 这个过程是不能被打断的,只能一鼓作气做完的,而 willMount 很不幸它是处在这个要找出来那些 Dom 是需要被更新的。所以这个过程是可以被打断的,所以可以认为 willMount 在忙着找出那些状态需要更新。因为接下来在 render 中就要开始更新了,didMount 就更新完成了。这个时候 willMount 找是处于低优先级的,而这个时候 render 正在更新,因为碎片化任务,他可能还不是同步的。即某个组件可能处在在找那个状态需要更新,那个 Dom 需要更新,而那边组件已经到了 render 渲染部分了,这个时候就吧低优先级的任务给砍掉了。砍掉怎么办,会保存吗?不会。只能下次再来一遍,再来找那个节点需要更新。所以这个生命周期就可能会触发多次这样一个问题(失去了唯一性),所以这是一个有隐患的生命周期方法,所以这里不推荐使用。
1.2 render
组件正式挂载渲染,只能访问 this.props 和 this.state,不允许修改状态和 Dom 输出。
1.3 componentDidMount
组件挂载完成,成功 render 并渲染完成真实 DOM 之后触发,可以访问、修改 Dom。
componentDidMount() {
// 数据请求axios
// 订阅函数调用
// setInterval 定时器
// 基于创建的完的dom进行初始化时候,例如 BetterScroll 使用
console.log("componentDidMount")
}
2. 运行中阶段-更新流程(5)
2.1 componentWillUpdate
组件即将更新,不能修改属性和状态,会造成死循环。非安全被弃用,同 componentWillMount。唯一的使用用处结合新生命周期说明。
// 组件即将更新
componentWillUpdate() {
console.log("componentWillUpdate")
}
/* 在 16.2 之后版本使用会出现以下警告 ⚠️⚠️⚠️
react-dom.development.js:86 Warning: componentWillUpdate has been renamed, and is not recommended for use. See https://reactjs.org/link/unsafe-component-lifecycles for details.
* Move data fetching code or side effects to componentDidUpdate.
* Rename componentWillUpdate to 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 to suppress this warning in non-strict mode. In React 18.x, only the UNSAFE_ name will work. To rename all deprecated lifecycles to their new names, you can run `npx react-codemod rename-unsafe-lifecycles` in your project source folder.
Please update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pp
*/
// 组件即将更新 - 强制去掉警告,UNSAFE 提示开发者这是一个不安全的生命周期方法。
UNSAFE_componentWillUpdate() {
console.log("componentWillUpdate")
}
2.2 render
组件正式挂载渲染,只能访问 this.props 和 this.state,不允许修改状态和 Dom 输出。
2.3 componentDidUpdate
组件更新完成,成功 render 并渲染完成真实 DOM 之后触发,可以访问、修改 Dom。可以做一些依赖 DOM 操作的库的初始化工作。
// 组件更新完成 - 接收两个行参,老的属性、老的状态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
console.log(prevState)
console.log("componentDidUpdate")
}
2.4 shouldComponentUpdate
scu 控制组件是否应该更新,即是否执行 render 函数。一般在子组件中使用。
// 组件是否应该更新?- 接受两个行参,新的属性、新的状态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
if (JSON.stringify(this.state) !== JSON.stringify(nextState))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2.5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更新阶段的第一个生命周期。父组件修改属性状态触发,非安全被弃用,同 componentWillMount。处在 diff 中第一个阶段,找到哪些需要更新的 Dom。例如:如果父组件连续多次修改属性状态传递将触发多次 ajax 请求等问题。
主要作用,最先获得父组件传来的属性,可以利用属性进行ajax或者逻辑处理。把属性转换为孩子的自己的状态等。
// 父组件修改属性触发,应用在子组件中才有意义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 {
// 最先获得父组件传来的属性,可以利用属性进行ajax或者逻辑处理
// 把属性转换为孩子的自己的状态等
}
3. 销毁阶段(1)
3.1 componentWillUnmount
在删除组件之前进行清理操作,比如计时器和事件监听器(例如窗口大小变动监听 window.onresize)。
4. 新生命周期
4.1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第一次的初始化组件以及后续的更新过程中(包括自身状态更新以及父传子),返回一个对象更新原有 state,返回 null 则说明不需要在这里更新 state。在组件初始化和更新过程中提供初始化数据作用,即 render 之前最后一次修改状态的机会。
在初始化中代替 componentWillMount 。在父传子中能代替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这里不能做异步操作,因为这里 return 是立即返回的。
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Props(nextProps, nextState) {
console.log("getDerivedStateFromProps")
return {
}
}
4.2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取代了 componentWillUpdate,触发时间为 update 发生的时候,在 render之后 Dom 渲染之前返回一个值(在完成更新之前 snapshot 下,记录的数据高度很准确),作为 componentDidUpdate 的第三个参数。示例说明:列表中记录列表高度,当列表新数据来的时候,能够自动滚动到当前数据的位置(在 componentDidUpdate 中计算与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中记录的高度差)。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class App extends Component {
state = {
}
getSnapshotBeforeUpdate() {
return 100
}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prevState, value) {
console.log(value)
}
render() {
return (
<div>
<button onClick={()=>{
this.setState({
})
}}>修改</button>
</div>
)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