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s pkm2

性能测试过程

测试工具需求确认:

考虑到系统测试的要求,综合工具的成本和测试团队已有技能考虑,最终确定测试工具的需求至少能满足:

1、 支持对Web系统的性能测试,支持http和https协议;

2、 负载生成器和调度工具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

3、 支持对weblogic、webspere、oracle和unix server的性能计数器进行监控。

性能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阶段需要分析用户活动,确定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性能测试的重要过程阶段。

1、 性能测试领域分析

根据对项目背景的了解,本性能测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该系统的性能表现是否能

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和“现有设备是否是制约系统性能表现的最大因素?”根据我们的领域分析,本测试应该落在“能力验证”和“规划能力”领域。

2、 用户活动剖析与业务建模

本系统是对原有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的一个新系统,系统的用户主要是由原有各业务系统的用户转变而来,因为系统在业务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估计在人员使用模式和

人员访问频度上都不会和原有的各业务系统访问模式有较大差别。在实际的用户活动剖析过程中,直接采用原有业务系统的用户活动来预估该系统的用户活动,该信息从企业

的信息中心获取。

业务名称

实际使用用户数量

业务发生数(笔/天)

开销售单

150

4000

开出库单

150

4000

入库

150

4000

审核

15

300

统计经营部销售报表

20

400

统计进销存汇总表

20

450

统计销售物品分布表

25

400

维护操作

6

30

在分析了用户的行为之后,为了给测试脚本开发提供依据,还需要将每个业务的操作流程进行描述。在本案例中,仅以“开销售单”为例,对业务操作进行描述。

“开销售单”业务步骤描述如下:

(1) 用户单击“销售单”链接,进入销售单页面;

(2) 用户在销售单页面上点击“新建销售单”按钮,进入新建销售单页面;

(3) 用户在新建销售单页面中填入销售单信息,单击“提交”按钮;

(4) 系统反馈销售单新建成功页面。

确定性能目标:

本性能测试的应用领域已被确定为“能力验证”和“规划能力”,因此在确定性能目标时,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确定。

对“能力验证”应用领域来说,本测试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业务的响应时间、各服务器的资源

使用状况,经过和企业信息化部门的协商,以及结合以前的业务系统的响应时间,最终确定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目标如下:

1、 审核业务页面响应时间小于5s;

2、 报表业务页面响应时间小于15s;

3、 其他业务页面响应时间小于10s;

4、 服务器的CPU平均使用率小于70%,内存使用率小于75%

对“规划能力”应用领域来说,本测试需要通过获取各业务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资源

的使用情况以及在不同测试环境下各指标随负载变化的状况,因此,最终确定的目标包括:

了解不同测试环境下性能指标随变化的状况(性能指标包括业务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测试时间计划

子项目名称

子项目起止时间

里程碑成果

参与者

测试环境和场景设计

2006.3.12-2006.3.21

测试环境文档

测试场景文档

黄志国

测试工具培训

测试用例设计和脚本开发

测试用例文档

测试脚本

辅助工具开发

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简要测试报告

测试场景部署与执行

测试结果记录

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

测试报告

测试设计与开发

1、 测试环境设计

本性能测试除了需要验证系统的实际生产部署环境上的性能外,还需要给出“硬件配置

是否是影响系统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安排多个不同的硬件部署环境,在不同的硬件配置上检查应用系统的性能,并对不同硬件配置条件下的系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另外,考虑到系统实际使用时有部分用户通过

拨号等低速连接方式接入,因此测试环境设计中也专门设计了低速连接的测试。

根据企业现有的服务器状况,最终确定了5个不同的测试环境。除其中一个环境是实际的生产环境外(测试环境2),其他4个环境采用不同服务器、不同架构方式进行组合。

测试环境1

设备

硬件配置

软件配置

数据库服务器

Sun Enterprise 220R

450Mhz Ultrasparc-2

512M内存

10G

Solaris 8

Oracle 8.1.7

应用服务器

Compaq 800

Redhat linux 7.1

Weblogic 7.0sp2

Webload console

P3 450Mhz ,128M,20G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Webload 负载模拟

P3 450Mhz ,128M,20G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为了保证数据环境在每次测试中保持一致,在首次生成好数据记录后,将数据库输出为本地文件并保存,在每次测试开始前,都通过输入方法将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库,保证数据环境的

一致性。

按照测试用例的描述方式,通过测试工具录制用例的步骤,并在测试工具中对脚本进行调试

和修改,保证脚本能够达到测试要求,这就是脚本开发过程。本案例设计的业务过程相对

简单,按照用例描述直接录制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对脚本的参数化等处理。脚本录制完成后,一般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操作,包括

“参数化”、“关联”、和“增加检查点”。

posted on 2009-07-22 23:32  gil's pkm2  阅读(178)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