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head>
<body>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创建数组
var arr = [1,1,2,2,3,3]
//获取数组长度
console.log("数组的长度:",arr.length)
//数组里面的值
console.log("数组的值:"+arr)
//取出数组中的值,下标索引是从0开始的
console.log("取出第一个元素:"+arr[0])
//join分隔
console.log("用-号连接成字符串:"+arr.join('-'))
//往数组的末尾放入值,添加值.向数组的末尾添加一个或更多元素,并返回新的长度。
//返回值是新数组的长度,并不是添加的元素
console.log("末尾添加多个值:"+arr.push(9,5,8))
//添加后数组的元素
console.log("添加后的数组元素:"+arr)
//弹出值,就是删除值,默认是删除最后一个,删除并返回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所以这里不管括号内写啥,
//都是删除末尾的那个元素.返回值也是这个元素
console.log("删除的值:"+arr.pop())
//删除后的数组
console.log("删除后的数组:"+arr)
//翻转
console.log("翻转数组:"+arr.reverse())
//返回数组里面的元素第一次出现的索引值.
console.log("2在数组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arr.indexOf(2))
console.log("3在数组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arr.indexOf(3))
//splice 增加或删除数组元素,第一个参数是起始位置,第二个参数是准备删除的元素个数,
//第三个参数开始的位置是需要添加的元素.
//实际理解就是把第一个参数的元素删除(第二个参数指定的个数)之后,
//把第三个参数及以后的参数放到被删除元素的位置
//下面示例意思是 从索引为1的位置开始连续删除3个元素,然后在删除的位置放入7和8这两个元素
console.log("删除元素后再添加元素:"+arr.splice(1,3,7,8))
console.log("现在是:"+arr)
</script>
</html>
<!--
数组常见的操作:操作方式,就是常用的属性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