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期末复习——第二章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重点小节: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一、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1. 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
  2. 任务: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极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较高高层次上以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1. 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
    2. 导出系统逻辑模型,从逻辑模型探索若干解法
    3. 研究每种系统实现方案的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2. 经济可行性
      3. 操作可行性
      4. 法律可行性
      5. 社会效益可行性
    4. 最终任务: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停止or推荐好的解决方案并指定初步计划
    5. 成本:预期工程总成本的5%—10%

二、可行性研究过程

三、系统流程图

  是:概括的描绘物理系统的工具

    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的流动情况

  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过程/程序流程图

四、数据流图

  1.  

     

  2.  

     

  3.  

     

     

  4. 例子
    1. 假设一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定货报表,报表按零件编号排序,表中列出所有需要再次定货的零件。
      对于每个需要再次定货的零件应该列出下述数据: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定货数量、目前价格、主要供应者和次要供应者。
      零件入库或出库称为事务。
      通过放在仓库中的CRT终端把事务报告给定货系统。当某种零件的库存数量少于库存量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定货。

      •  

         

      •  

         

      •  

         

  5. 用途:

    1. 信息交流的工具(基本应用目的)

    2. 分析和设计的工具   

      数据流图使得分析人员关注系统应完成的功能而不是系统的物理实现方案

      自动化边界划分(辅助物理系统设计)

五、数据字典

  1.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用途:在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逻辑模型。

  2. 符号定义
    1. = :定义为
    2. + :连接两个分量
    3. [ | ] : 或
    4. x{ }y : 重复花括号内部内容,下限x次上限y次;如果是x{}x就是重复x次
    5. ():可选
  3. 数据字典的用途:

        通信:用以澄清分析员和用户以及开发组织内部对数据概念的认识。
        控制信息:便于集成测试。
        开发数据库的第一步。

六、成本/效益分析  暂时略过

  "是客户组织负责人从经济角度判断是否继续投资于这项工程的主要依据"

 

明天做一下:

P53-2 

P53-4

P53-5

posted @ 2021-11-29 20:59  hotaru蛍  阅读(19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