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原理: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代码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for(int i =0 ; i<arr.length-1 ; i++) {
for(int j=0 ; j<arr.length-1-i ; j++) {
if(arr[j]>arr[j+1]) {
int temp = 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
算法分析:
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²)。
平均时间复杂度:O(n²)。
算法稳定性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比较是相邻的两个元素比较,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所以,如果两个元素相等,是不会再交换的;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没有相邻,那么即使通过前面的两两交换把两个相邻起来,这时候也不会交换,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顺序并没有改变,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
原理:
设要排序的数组是A[0]……A[N-1],首先任意选取一个数据(通常选用数组的第一个数)作为关键数据,然后将所有比它小的数都放到它左边,所有比它大的数都放到它右边,这个过程称为一趟快速排序。值得注意的是,快速排序不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一趟速排序的算法是:
1)设置两个变量i、j,排序开始的时候:i=0,j=N-1;
2)以第一个数组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key,即key=A[0];
3)从j开始向前搜索,即由后开始向前搜索(j--),找到第一个小于key的值A[j],将A[j]和A[i]的值交换;
4)从i开始向后搜索,即由前开始向后搜索(i++),找到第一个大于key的A[i],将A[i]和A[j]的值交换;
5)重复第3、4步,直到i= =j。(3,4步中,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值,即3中A[j]不小于key,4中A[i]不大于key的时候改变j、i的值,使得j=j-1,i=i+1,直至找到为止。找到符合条件的值,进行交换的时候i, j指针位置不变。另外,i==j 这一过程一定正好是i+或j-完成的时候,此时令循环结束)
代码实现(两种分割算法)
//使用的partition划分算法
public static int[] qsort(int arr[],int start,int end) {
int pivot = arr[start]; //将该数组第一个元素设置为比较元素
int i = start; //指向数组头的指针
int j = end; //指向数组尾的指针
while (i<j) {
while ((i<j)&&(arr[j]>pivot)) {
j--; //从右至左找到第一个小于比较元素的数
}
while ((i<j)&&(arr[i]<pivot)) {
i++; //从左至右找到第一个大于比较元素的数
}
if ((arr[i]==arr[j])&&(i<j)) {
i++;
} else {
//swap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if (i-1>start) arr=qsort(arr,start,i-1); //对比较元素左边进行排序
if (j+1<end) arr=qsort(arr,j+1,end); //对比较元素右边进行排序
return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3,3,3,7,9,122344,4656,34,34,4656,5,6,7,8,9,343,57765,23,12321};
int len = arr.length-1;
arr=qsort(arr,0,len);
for (int i:arr) {
System.out.print(i+"\t");
}
}
//快速排序split实现方法
public class 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5,7,1,6,4,8,3,2};
quickSort(a, 0, a.length-1);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a[i] + " ");
System.out.println();
}
//交换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 int i, int j)
{
int t = a[i];
a[i] = a[j];
a[j] = t;
}
//划分数组
public static int split(int a[], int low, int high)
{
int i = low; //i指向比较元素的期望位置
int x = a[low]; //将该组的第一个元素作为比较元素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若当前元素大于比较元素,将其跳过
for(int j = low+1; j <= high; j++)
//若找到了小于比较元素的元素,将其与前面较大的元素进行交换
if(a[j] <= x)
{
i++;
if(i != j)
swap(a, i, j);
}
swap(a, i, low); //将比较元素交换到正确的位置上
return i; //返回比较元素的位置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low, int high)
{
if(low < high)
{
int i = split(a, low, high); //划分并获取比较元素的位置
quickSort(a, low, i-1); //对比较元素左边的数组进行排序
quickSort(a, i+1, high); //对比较元素右边的数字进行排序
}
}
}
性能分析
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下,时间复杂度度为O(nlog₂n)
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²)
平均时间复杂度:O(nlog₂n),因此,该排序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内部排序方法。
空间复杂度:O(log₂n)
稳定性:快速排序不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