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2009年12月16日

摘要: Q:为何叫“滤波”?A:因为要去除仪器接收到的非地面返回的信息(如,树木、建筑、桥梁等),要获取真实DEM必须剔除这些非地面点,这个过程与图像噪声滤除相近,常称为“滤波”。Q:滤波算法的假设条件?A:①DSM中非地面点高于地面点;②地面坡度变化不太大(地面是连续,规则的,但老张说了,这个假设并不是完全成立的)Q:滤波的关键技术A:DEM提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点阵的强度与距离信息出发,利用判别规则和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地面点和非地面点的判别。其中一大基本问题是如何准确寻找初始地形点,一般有两种方法:①自下而上,从局部扩展到全局;②自上而下,先获取大范围粗超地形,然后细化到局部。根据技术路线的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12-16 14:12 红波 阅读(42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是老张今天讲座的题目,他今天讲的东西大致说来和他以前讲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每次听感觉不一样吧。谈谈想法吧,好歹听了一回,得留下点什么:1、摄影测量中的一大成果就是点云,点云可以用来直接生成DEM(我觉张老师的DEM生成将会利用这个,而且LIDAR似乎也是直接利用点云来生成DEM的,两个程序应该是相通的)。记得VirtuoZo的匹配结果就是很多点,然后通过点的沉降完成DEM结果编辑。至于点云的生成,从virtuoZo上来看,他应该是利用同名点匹配(以某个大小的格网来在每个格网内生成几个同名点),来获取同名点坐标,然后通过外方位元素计算出其对应的空间点。ps.我刚开始把这个点云的获取和区域网平差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12-16 13:15 红波 阅读(334)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