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和SAR影像之间可以构成立体像对
光学影像和光学影像之间也是可以的,现在验证,3m分辨率的SAR影像和2.5m分辨率的spot影像之间构成的立体像对,定向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因为选点的问题上,因为不同的几何畸变特点,如何确定光学影像与SAR影像的同名点选取,是个问题。
再次强调,在桥上面选点是极不明智的,因为尽管桥在影像上显示是河流与道路的交叉,但是由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话,像点位移较大,所以不适合用于控制点。最后处理的结果上,高程方向误差很大。
光学和光学之间
非同源光学影像之间构成立体像对,这样进行平差是可行的么?测试一下——结果是的,可行的,利用Ikonos和GeoEye两张影像组成立体像对,进行生成核线,其模型误差最大也是0.1X个像素,中误差在0.02个像素左右,符合光学同轨的精度。
非同源多个立体像对之间的呢?是否需要进行不同的定权方式?仅我们的实验显示,包含低分辨率的Ikonos和高分辨率的GeoEye进行平差处理时,其精度要比单独的Ikonos高,但是比单独的GeoEye要低,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好的和差的之间进行平差处理,就是一个“和稀泥”的过程。那么这样的匹配的意义呢?增加独立观测数,提高解的可靠性,但是准确性却损失了,或许可以在不损失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可靠性,比如说用GeoEye解算,Ikonos验证。
核线重采样时的问题:
由于核线生成的策略是,保持某个方向的大小不变的。那么对于多源的处理就有问题,可能会存在某个方向是等比例尺,而另一个方向的比例尺却不一致。就是说,两个影像的差异巨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