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01.Algorithms(研究)

1 2 下一页

六之再续:KMP算法之总结篇(12.09修订,必懂KMP)
摘要:六之再续:KMP算法之总结篇(必懂KMP)作者:July。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记 此前一天,一位MS的朋友邀我一起去与他讨论快速排序,红黑树,字典树,B树、后缀树,包括KMP算法,唯独在讲解KMP算法的时候,言语磕磕碰碰,我想,原因有二:1、博客内的东西不常回顾,忘了不少;2、便是我对KMP算法的理解还不够彻底,自不用说讲解自如,运用自如了。所以,特再写本篇文章。由于此前,个人已经写过关于KMP算法的两篇文章,所以,本文名为:KMP算法之总结篇。 本文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再次回顾普通的BF算法与KMP算法各自的时间复杂度,并两相对照各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05 13:05 Hibernate4 阅读(173) 评论(0) 推荐(0)

十五、多项式乘法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摘要:十五、多项式乘法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前言 经典算法研究系列,已经写到第十五章了,本章,咱们来介绍多项式的乘法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本博客之前也已详细介绍过离散傅里叶变换(请参考:十、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上,及十、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下),这次咱们从多项式乘法开始,然后介绍FFT算法的原理与实现。同时,本文虽涉及到不少数学公式和定理(当然,我会尽量舍去一些与本文咱们要介绍的中心内容无关的定理或证明,只为保证能让读者易于接受或理解),但尽量保证通俗易懂,以让读者能看个明白。 有朋友建议,算法专一种,就ok,没必要各个都学习。但个人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兴趣,就是想写,当没法做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13 18:37 Hibernate4 阅读(277) 评论(0) 推荐(0)

第九章三续:SIFT算法的应用--目标识别之Bag-of-words模型
摘要:SIFT算法的应用-目标识别之用Bag-of-words模型表示一幅图像作者:wawayu,July。编程艺术室出品。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言本blog之前已经写了四篇关于SIFT的文章,请参考九、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之SIFT算法,九(续)、sift算法的编译与实现,九(再续)、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上,及九(再续)、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下。上述这4篇文章对SIFT算法的原理和C语言实现都做了详细介绍,用SIFT做图像匹配效果不错。现在考虑更为高层的应用,将SIFT算法应用于目标识别:发现图像中包含的物体类别,这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20 11:45 Hibernate4 阅读(198) 评论(0) 推荐(0)

六之续、由KMP算法谈到BM算法
摘要:六之续、由KMP算法谈到BM算法作者:滨湖,July、yansha。说明:初稿由滨湖提供,July负责KMP部分的勘误,yansha负责BM部分的修改。全文由July统稿修订完成。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言 在此之前,说明下写作本文的目的:1、之前承诺过,这篇文章六、教你从头到尾彻底理解KMP算法、updated之后,KMP算法会写一个续集;2、写这个kMP算法的文章很多很多,但真正能把它写明白的少之又少;3、这个KMP算法曾经困扰过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必须让读者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理解它。希望,我能做到。 ok,子串的定位操作通常称做串的模式匹配,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15 01:28 Hibernate4 阅读(195) 评论(0) 推荐(0)

十四、第三章再续:快速选择SELECT算法的深入分析与实现
摘要:十四、亦第三章再续:快速选择SELECT算法的深入分析与实现作者:July。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 。前言 经典算法研究系列已经写了十三个算法,共计22篇文章(详情,见这:十三个经典算法研究与总结、目录+索引),我很怕我自己不再把这个算法系列给继续写下去了。沉思良久,到底是不想因为要创作狂想曲系列而耽搁这个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何况它,至今反响还不错。 ok,狂想曲第三章提出了一个算法,就是快速选择SELECT算法,关于这个SELECT算法通过选取数组中中位数的中位数作为枢纽元能保证在最坏情况下,亦能做到线性O(N)的时间复杂度的证明,在狂想曲第三章也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5-19 00:27 Hibernate4 阅读(5899) 评论(0) 推荐(0)

十三个经典算法研究与总结、目录+索引
摘要:十三个经典算法研究与总结、目录+索引(后续更新为十五个)作者:July。时间:二零一零年十二月末-二零一一年四月初。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声明:版权所有,侵权定究。--------------------------------------------------前言 本人的原创作品经典算法研究系列,自从10年12月末至11年12月,写了近一年。可以这么说,开博头俩个月一直在整理微软等公司的面试题,而后的四个月至今,则断断续续,除了继续微软面试100题系列,和程序员编程艺术系列之外,便在写这经典算法研究系列和相关算法文章。 本经典算法研究系列,涵..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4-06 17:31 Hibernate4 阅读(313) 评论(0) 推荐(0)

十三、通过浙大上机复试试题学SPFA 算法
摘要:十三、通过浙大上机复试试题学SPFA 算法作者:July、sunbaigui。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前言: 本人不喜欢写诸如“如何学算法”此类的文章,一来怕被人认为是自以为是,二来话题太泛,怕扯得太远,反而不着边际。所以,一直不打算写怎么学习算法此类的文章。 不过,鉴于读者的热心支持与关注,给出以下几点小小的建议,仅供参考: 1、算法,浩如烟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个分支,或那个点来学习,然后,一往无前的深入探究下去。 2、兴趣第一,一切,由着你的兴趣走,忌浮躁。 3、思维敏捷。给你一道常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13:07 Hibernate4 阅读(330) 评论(0) 推荐(0)

二之三续、Dijkstra 算法+Heap堆的完整c实现源码
摘要:二之三续、Dijkstra 算法+Heap堆的完整c实现源码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八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言: 此文的写作目的很简单,就一个理由,个人认为:上一篇文章,二之再续、Dijkstra 算法+fibonacci堆的逐步c实现,写的不够好,特此再写Dijkstra 算法的一个续集,谓之二之三续。 鉴于读者理解斐波那契堆的难度,本文,以简单的最小堆为示例。同时,本程序也有参考网友的实现。有任何问题,欢迎指正。Dijkstra 算法+Heap堆完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4 18:22 Hibernate4 阅读(185) 评论(0) 推荐(0)

十二之再续:快速排序算法之所有版本的c/c++实现
摘要:十二之再续、快速排序算法所有版本的c/c++实现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前言: 相信,经过本人之前写的前俩篇关于快速排序算法的文章:第一篇、一、快速排序算法,及第二篇、一之续、快速排序算法的深入分析,各位,已经对快速排序算法有了足够的了解与认识。但仅仅停留在对一个算法的认识层次上,显然是不够的,即便你认识的有多透彻与深入。最好是,编程实现它。 而网上,快速排序的各种写法层次不清,缺乏统一、整体的阐述与实现,即,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0 15:52 Hibernate4 阅读(158) 评论(0) 推荐(0)

二之再续、Dijkstra 算法+fibonacci堆的逐步c实现
摘要:二之再续、Dijkstra 算法+fibonacci堆的逐步c实现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八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言: 来考虑一个问题,平面上6个点,A,B,C,D,E,F,假定已知其中一些点之间的距离,现在,要求A到其它5个点,B,C,D,E,F各点的最短距离。如下图所示: 经过上图,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A->B,C,D,E,F各点的最短距离:目的 路径 最短距离A=>A, A->A 0A=>B, A->C->B 3+2=5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18 17:11 Hibernate4 阅读(188) 评论(0) 推荐(0)

十一、从头到尾彻底解析Hash表算法
摘要:十一、从头到尾彻底解析Hash 表算法作者:July、wuliming、pkuoliver 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说明:本文分为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一道百度面试题Top K算法的详解;第二部分为关于Hash表算法的详细阐述;第三部分为打造一个最快的Hash表算法。------------------------------------第一部分:Top K 算法详解问题描述百度面试题: 搜索引擎会通过日志文件把用户每次检索使用的所有检索串都记录下来,每个查询串的长度为1-255字节。 假设目前有一千万个记录(这些查询串的重复度比较高,虽然总数是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17 15:40 Hibernate4 阅读(143) 评论(0) 推荐(0)

九之再续: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下
摘要: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下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二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参考:Rob Hess维护的sift 库环境:windows xp+vc6.0条件:c语言实现。说明:本BLOG内会陆续一一实现所有经典算法。------------------------本文接上,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上,而来:函数编写 ok,接上文,咱们一个一个的来编写main函数中所涉及到所有函数,这也是本文的关键部分://下采样原来的图像,返回缩小2倍尺寸的图像 CvMat * halfSizeImage(CvMat * i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13 13:10 Hibernate4 阅读(423) 评论(0) 推荐(0)

九之再续: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上
摘要:教你一步一步用c语言实现sift算法、上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二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参考:Rob Hess维护的sift 库环境:windows xp+vc6.0条件:c语言实现。说明:本BLOG内会陆续一一实现所有经典算法。------------------------引言: 在我写的关于sift算法的前倆篇文章里头,已经对sift算法有了初步的介绍:九、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之SIFT算法,而后在:九(续)、sift算法的编译与实现里,我也简单记录下了如何利用opencv,gsl等库编译运行sift程序。 但据一朋友表示,是否能用c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13 09:32 Hibernate4 阅读(363) 评论(0) 推荐(0)

一之续、A*,Dijkstra,BFS算法性能比较及A*算法的应用
摘要:一之续、A*,Dijkstra,双向BFS算法性能比较及A*算法的应用作者:July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言: 最短路径的各路算法A*算法、Dijkstra 算法、BFS算法,都已在本BLOG内有所阐述了。其中,Dijkstra 算法,后又写了一篇文章继续阐述:二(续)、理解Dijkstra算法。但,想必,还是有部分读者对此类最短路径算法,并非已了然于胸,或者,无一个总体大概的印象。 本文,即以演示图的形式,比较它们各自的寻路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10 17:37 Hibernate4 阅读(290) 评论(0) 推荐(0)

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九之续、sift算法的编译与实现
摘要:九之续、sift算法的编译与实现作者:July 、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日。代码:Rob Hess维护的sift 库,July updated。环境:windows xp+vc6.0。条件:opencv1.0、gsl-1.8.exe----------------------------------------------- 昨日,下载了Rob Hess的sift库,将其源码粗略的看了看,想要编译时,遇到了不少问题,先修改了下代码,然后下载opencv、gsl。最后,几经周折,才最终编译成功。 以下便是sift源码库编译后的效果图: 为了给有兴趣实现sift算法的朋友提供个参考,特整理此文如下。要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05 10:44 Hibernate4 阅读(682) 评论(0) 推荐(0)

十、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下
摘要:经典算法研究系列:十、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下作者:July、dznlong 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推荐阅读:The Scientist and Engineer's Guide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By Steven W. Smith, Ph.D。此书地址:http://www.dspguide.com/pdfbook.htm。------------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上前言第一部分、 DFT第一章、傅立叶变换的由来第二章、实数形式离散傅立叶变换(Real DFT)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下第三章、复数第四章、复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2-22 21:08 Hibernate4 阅读(194) 评论(0) 推荐(0)

十、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上
摘要:经典算法研究系列:十、从头到尾彻底理解傅里叶变换算法、上作者:July、dznlong 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日推荐阅读:The Scientist and Engineer's Guide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By Steven W. Smith, Ph.D。此书地址:http://www.dspguide.com/pdfbook.htm。博主说明:I、本文中阐述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是根据此书:The Scientist and Engineer's Guide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By Steven W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2-20 23:36 Hibernate4 阅读(237) 评论(0) 推荐(0)

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九、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之SIFT算法
摘要: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九、SIFT算法研究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二月十五日。推荐阅读:David G. Lowe,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60, 2 (2004), pp. 91-110---------------------------------------------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或 SIFT)是一种电脑视觉的算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2-15 22:32 Hibernate4 阅读(359) 评论(0) 推荐(0)

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二之续、彻底理解Dijkstra算法
摘要: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二之续、彻底理解Dijkstra算法作者:July 二零一一年二月十三日。参考代码: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Second Edition。---------------------------------------了解什么是Dijkstra 算法,请参考:经典算法研究系列:二、Dijkstra 算法初探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chive/2010/12/24/6096981.aspx本文由单源最短路径路径问题开始,而后描述Bellman-Ford算法,到具体阐述Dijkstra算法,阐述详细剖析Dijk.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2-13 15:55 Hibernate4 阅读(187) 评论(0) 推荐(0)

1 2 下一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