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使用Splunk监控SAP Dump

最近在尝试使用Splunk对SAP系统进行监控,以Dump监控为例,总结了一点相关信息,记录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hhelibeb/p/13260385.html

转载请注明

Dump

定义

运行期错误(Runtime error):SAP ABAP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不同的原因而终止。(比如内部内核错误、ABAP编程错误、资源瓶颈等)。

如果在执行ABAP程序时发生运行时错误,则会创建一个错误日志(Short Dump)。错误日志包含很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可以帮助开发者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存储在系统中的错误日志在一段时间后(最长28天)被删除。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Dump,准确地说是一种日志,它是由运行期错误产生的。

表现

在不同的环境,Dump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最熟悉的大概是SAP GUI的红色消息:

 

 此外还有WEB UI的HTTP 500等,

 

问题案例

Dump的直接影响是让程序中断,这无疑会给用户带来麻烦。下面用一个故事来介绍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有一个主数据批处理更新程序,它可以基于用户上传的数据在后台执行更新。 该程序会通过电子邮件将更新状态发送给用户。
一天,用户上传了一些数据,该程序在后台运行时Dump。 因此该程序被终止,没有电子邮件发送给用户。 用户没有注意到他没有收到电子邮件,并认为数据已正确更新。
一周后,在后续业务流程中,用户发现数据不是最新的,导致自己的业务流程被迫中断。 他提了工单,并表示不满:“我可以接受该程序偶尔会失败,但是我需要及时获得反馈,以便让我知道结果是什么。”
然后,客服人员将问题转发给开发人员,开发人员开始进行调查程序问题。而中断的业务流程也必须等待数据更新后才能重启。

这个故事体现了一个常见的道理:在事故中,问题被发现的越晚,产生的后果就越严重。
 
它也体现了信息价值会随时间而衰减的现象:当dump出现时,用户和IT支持人员都没有及时得知事件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进,dump对业务的影响已经产生,此时,开发人员才得知这个事件,实际上已经太晚了。

解决方案

1,手工查看ST22报表

开发者可以定期查看SAP提供的标准报表,事务ST22来识别问题,界面如下图。

 

ST22的优点是,

  • 信息十分全面

缺点,

  • 需要手工查看。
  • 需要定期查看。生产系统一般有登录时间限制,长时间不操作的话会自动退出,这意味着可能要经常登陆系统,很麻烦。
  • 日志会定期删除。很多系统只保留1~2天的记录,这会导致开发者无法追踪一些过去的问题。

2,通过Splunk监控

将数据定期发送至Splunk系统,配置相应告警,这样一旦指定的dump发生,开发者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邮件/工单,了解到事件的发生并进行跟踪分析。

优点是,

  • 可以自定义各种触发条件
  • 可以自定义触发后行为(发邮件,创建工单,运行脚本,记录日志等)
  • 数据是持久化的
  • 支持全文搜索
  • 支持使用SPL(Search Processing Language)进行分析

缺点,

  • 需要流量付费,因此可能不会把太多详细信息发送到Splunk

 

(此外,其实也可以使用SAP的JOB功能设定DUMP信息定时发送邮件,但是相比Splunk来说缺少很多功能)

解决方案对比

下图是3中dump发现方式的对比,

 

被动发现:这是上面案例中提到的情况,开发者在整个处理链条的末端,得知消息最晚,在工作上十分被动。

主动检查报表:即手工查看ST22报表,需要一定的手工处理量,且如上所述,存在一些缺点。

使用Splunk:全自动的告警,且能提供一些SAP较难实现的高级功能。

结论

意义

使用Splunk对Dump信息进行监控,相对于旧有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开发者的劳动量,帮助开发者更快地发现生产系统中的问题,从而减小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它也提供了持久化数据和强大的分析能力,为ABAP开发者持续地分析和改善系统中的不健康程序提供了基础。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对Splunk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正在分析和解决,包括,
  • 数据不一致问题:从Splunk中搜索到的结果有时会缺少某些条目,这可能是因为搜索在某个节点失败引起的,也可能是数据同步过程存在问题。如果存在统计类型的告警,那这种问题可能会带来误报、漏报现象。
  • 并发搜索数量问题:为了保证性能,Splunk会限制并发搜索的数量。如果某段时间的搜索数量达到了限制的最大值,那么告警的搜索可能会被取消,导致告警无法正常运行。

 

 
 
 
 
posted @ 2020-07-08 13:07  氢氦  阅读(16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