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操作
| 命令 | 作用 |
|---|---|
| type | 命令用来显示指定命令的类型,判断给出的指令是内部指令还是外部指令 |
| help | help命令只能显示shell内部命令的帮助信息,而linux系统中绝大多数命令是外部命令,所以help命令的作用非常有限。而对于外部命令的帮助信息可以使man命令或者info命令查看 |
| ll | ll命令可以列出当前文件或目录的详细信息,含有时间、读写权限、大小、时间等信息 ,像Windows显示的详细信息 |
| whereis | whereis命令用来定位命令的二进制程序、源代码文件和man手册页等相关文件的路径。 |
| find | 查找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指定文件 |
| pwd | 即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
| echo | echo命令用于在终端设备上输出字符串或变量提取后的值 |
| history | 命令用于显示用户以前执行过的历史命令,并且能对历史命令进行追加和删除等操作 |
| ln | ln命令是linux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命令,英文全称是“link”,即链接的意思,它的功能是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 |
| cat | 查看文件内容 |
linux文件系统

-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如上图中的 alice、bob 和 eve。- /lib:
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opt:
opt 是 optional(可选) 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elinux:
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万物皆文件
-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如何管理文件,内部定义了一些规则或者定义
- 所有在Linux里东西都是以文件方式操作
- Linux和 Windows访问文件不一样,Windows是对盘进行的访问
Linux维护的是一个树状结构的文件模型- 只有一个根节点,名字为/
- 一个节点上可以多个子节点
- 查找文件的方式
- 相对路径
- 以当前路径为基准,查找其他资源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 绝对路径
- 以根目录为基准,查找其他资源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 在日常使用中尽量,可以找到路径即可。
- 在配置文件中,尽量使用绝对路径。
- 相对路径
- 可以随意挂在磁盘
- mount命令:作用是将一个分区挂载到另一个文件夹下,当我们对这个分区进行读写的时候,实际上是对另一个文件夹进行读写
文件操作相关命令
| mkdir | 创建目录 |
| mk -p filename | 可以创建包含子文件的文件夹 |
| rmdir | 删除目录 |
| rm -rf filename | 可以直接删除包含子文件的文件夹 |
| cp | 可以将多个文件复制到一个具体的文件名或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下,也可以同时复制多个文件到一个指定的目录中 |
| touch | 一是创建新的空文件,二是改变已有文件的时间戳属性 |
| stat | 用来显示文件或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 |
| ln | 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软连接和原始文件不是同一个文件.硬链接: 与普通文件没什么不同,inode 都指向同一个文件在硬盘中的区块软链接: 保存了其代表的文件的绝对路径,是另外一种文件,在硬盘上有独立的区块,访问时替换自身路径.https://www.jianshu.com/p/dde6a01c4094 |
| cat | 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设备上 |
| tail | 查看文件尾部内容 |
| tail -F filename | 实时显示目标文件被写入的数据。可以用于检查日志文件是否被写入。 |
| head | 命令可用于查看文件的开头部分的内容,有一个常用的参数 -n 用于显示行数,默认为 10,即显示 10 行的内容 |
| more /less | 分页查看文档内容 |
| find | 查找指定的文件 |
linux更改用户名
vi /etc/hostname //修改完成后exit注销就行了
文件传输
linux和windows
- 使用yum -y install lrzsz,然后上传文件是rz,下载是sz。
- 使用xftp。
linux之间的文件传输
从node1发送文件到node2,使用
scp 待发送文件 目标ip:目标路径
文件夹不能直接发送,添加参数-r,即scp -r 待发送文件 目标ip:目标路径
查看文件大小
df -h /查看路径
在HDFS里面是du
文件的打包压缩和解压
使用tar
解压
tar zxvf 待解压文件
tar zxf 待解压文件 少了一个V,安静解压
tar zxvf 待解压文件 -C “/opt” 解压到指定的opt目录
压缩
tar cf 文件名.tar.gz 带打包文件
使用zip
解压
unzip 待解压文件
压缩
zip -r 压缩后.zip 待压缩文件
密钥
1.生成密钥
ssh-keygen -t rsa -P " -f ~/.ssh/id_rsa
- ssh-keygen是生成指令
- rsa是加密使用的算法
- /.ssh/id_rsa:,指的是用户的/home/目录
- 一般密码存放在~/.ssh/中,id_rsa为保存的文件名
- 参数表
--b:指定密钥长度;
-e:读取openssh的私钥或者公钥文件;
-C:添加注释;
-f:指定用来保存密钥的文件名;
-i:读取未加密的ssh-v2兼容的私钥/公钥文件,然后在标准输出设备上显示openssh兼容的私钥/公钥;
-l:显示公钥文件的指纹数据;
-N:提供一个新密语;
-P:提供(旧)密语;
-q:静默模式;
密钥保存
公钥保存在:~/.ssh/id_rsa.pub
私钥保存在:~/.ssh/id_rsa
主机之间的免密登录
基本原理:
(详细见:https://blog.csdn.net/u013415591/article/details/81943189)
1.在A上生成公钥私钥。
2.将公钥拷贝给server B,要重命名成authorized_keys(从英文名就知道含义了)
3.Server A向Server B发送一个连接请求。
4.Server B得到Server A的信息后,在authorized_key中查找,如果有相应的用户名和IP,则随机生成一个字符串,并用Server A的公钥加密,发送给Server A。
5.Server A得到Server B发来的消息后,使用私钥进行解密,然后将解密后的字符串发送给Server B。Server B进行和生成的对比,如果一致,则允许免登录。
6.得到server B发来的消息后,会使用私钥进行解析,然后将机密后的字符串发给server B。
7.接收到机密后的字符串会跟先前生成的字符串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就允许免密登陆。
总结下A欲免密B的操作:
- A生成密钥:ssh-keygen -t rsa
- A发送密钥: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root@B
- ssh B 即可免密登录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