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绪论
1. Web简介
WWW即全球广域网(万维网),是一种基于超文本和HTTP、全球性的、动态交互的、跨平台的分布式图形信息系统。
2. 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
2.1 静态网页:
存放在服务器文件系统中实际存在的HTML文件。
优缺点:1)每个网页有一个固定的URL(htm,html,shtml为常见的后缀),不接受参数,不能根据参数内容动态改变网页内容。
2)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制作和维护工作量较大,但浏览速度快(过程无需链接数据库),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
3)交互性差,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2.2 动态网页:
服务器根据当前时间、环境参数、数据库操作等动态生成HTML页面,需要后台有页面服务器支持,大多数时候需要数据库提供数据。
优缺点:1)动态网页一般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内容动态从数据库中获取,大大降低网站维护成本。
2)可以实现更多的交互功能,如用户登录、数据查询、业务管理、统计报表等。
2.3 联系与区别:
均由服务器发送HTML文件到浏览器,由浏览器解析处理。
本质上,动态网页的“动态”是指服务器端页面的动态生成,静态页面的“静态”指页面是已发布后保持“静态”不变。
3. Web体系结构
3.1 B/S 和C/S
(1)C/S(Client/Server)结构:
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服务器端有两种:数据库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数据库连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socket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的程序通过socket御客户端的程序通讯)。
优缺点:安全性能可以很容易保证。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维护升级成本高。
(2)B/S(Browser/Server)结构:
浏览器与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优缺点:无需安装,有浏览器即可。
业务扩展便捷(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升级维护便捷(升级服务器即可)。
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
3.2 Web相关技术
(1)客户端技术(前端技术):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建立web界面所需的核心技术,用于描述web页面文档结构的语言;是一种标签语言(有很多标签及属性定义组成,定义了网页的主体内容和内容结构)。
CSS:层叠样式表,一种网页装饰技术,用于对已编写好的网页内容进行美化装饰,可通过样式定义对HTML中某个或某类元素进行装饰。
JavaScript(JS):基于场景的命令式语言,主要为静态HTML页面添加动态化显示效果。
JSON:JavaScript对象标记,主要用于存储和交换文本信息,经常在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讯时使用,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或接受从服务器端传回的数据。
AJAX:异步的JavaScript与XML技术,主要用于局部刷新页面。
(2)服务器技术(后端技术):
ASP,ASP.NET,JSP,Node.js等。
4. Web有关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讯协议。
IP:网际互连协议,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服务器与本地浏览器之间传输超文本信息的传送协议。
HTTPS:由HTTP加上TLS/SSL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网页地址),采用了统一的语法规范(协议类型,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具体格式如下:protocol://hostname[:port]/path/[?query]#fragment
5. 兼容性问题
兼容性问题指对同一段代码有不同的解析,不同的浏览器页面显示效果可能不一致,出现展现效果不同或功能实现不一致。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