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一些总结170921

  1. 性能测试中,部分用挡板Mock实现,解决环境缺失问题;
  2. inner-service服务的引入,只提供内部方法使用,不开放接口;
  3. 将复杂的业务分解成具体的接口,定义好param、DTO、VO、Enum、Constant,再输出接口文档;
  4. 模块间业务分离,不要有强业务耦合,方便以后服务化
  5. 提供服务时,应考虑后期的业务扩展,避免联动修改
  6. 开发联调时,如客户端经常升级,服务方dto、enum变更等,最好同步客户端版本
  7. 控制层不要有大量的代码,清晰分为几大步骤,如责任链(Step)、处理器(handler)
  8. 管理后台批量更新,通过param_n、type_n、value_n、ids的形式,组装sql
  9. 前端的交互决定着后台接口的数据的格式,因此设计的灵活性、粒度决定着支持展示的形式。
  10. MQ统一事件的接入,实现可配置化
  11. 日志的格式与跟踪、异常的转换
  12. 系统迁移:字段的转换、格式的差异、改动量最少化、默认值的设置、限制条件的转换
  13. 搜索引擎,促销状态的加入,也受时间维度的限制
  14. 复杂协作项目:理清系统边界、定义优先级、拆分阶段性目标、优先跑通主流程、清晰的文档交流
  15. 需求澄清时,关注需求的范围、不讨论详细实现
  16. 同一个请求,同一个流水号,方便问题跟踪
posted @ 2017-09-21 19:54  感遇  阅读(12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