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69 下一页
摘要: 1. rhino 一种java做的开源javascript引擎 https://github.com/mozilla/rhino 2. jeewx 国人写的公众号管理后台,集成度有些高,不好剥离。还是 weixin-sdk更好些,jar包导入,想用就用。 https://github.com/zh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23 19:10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112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最近在用spring boot 做微服务,所以对于异常信息的 【友好展示】有要求,我设计了两点: 一、 在业务逻辑代码中,异常的抛出 我做了限定,一般只会是三种: OmcException的构造是这样的: 这里留个钩子: 为什么要在抛异常时,带上 日志的信息 + 输入参数的信息? —— 因为,我希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2 13:04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2042) 评论(1) 推荐(0) 编辑
摘要: 去年刚毕业,总感觉职场上是公司定义一个人。 现在不会,因为我发觉人如果能跟公司共长久一辈子,其实是件挺幸福的事儿。 结果却是,绝大部分的人的职场寿命会很长,职场经历的公司也会很多。有时候,没有办法做到拿上家单位的习惯、做法来【适应】这家单位。我们能做得就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将其他该做之事儿处理得妥当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01 13:46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44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activation~与javaMail有关的jar包,使用javaMail时应与mail.jar (mail.jar和activation.jar)一起加入到lib中去,具体负责mail的数据源和类型等。 ApacheActiveMQ~Apache出品,最流行的,能力强劲的开源消息总线。Activ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9-19 15:21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119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作者:张浩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52115/answer/993882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张浩斌和知乎所有。 这个问题其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从看到这个邀请,就有跟知友卖弄的冲动。 首先,我是从qbasic开始编程,经历了qb到v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9-19 15:04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32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回首8月15日的第一个版本,我想我当时还在犹豫到底做不做java。 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技术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或是某种解决方案。比如让我看一个框架或者工具,首先想到的绝对不是语法,年纪大了,真心记不住。那我还能记住什么呢?是设计的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场景。(刚毕业的小孩,也会会说算法。) 马未都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9-19 14:34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459) 评论(1) 推荐(0) 编辑
摘要: 读研时,做的研究是fmri的非线性噪声处理。那个时候,比较傻,线性是流行的趋势和方法,做一做就成了,肯定能混毕业。非要去弄什么非线性噪声处理。导师自然是喜欢,看学生玩玩,自己也能从中捞一点儿。 不过,杂七杂八的东西看了一堆堆。 GEB,去年罗胖大力推李善友的**理论,如果他读过了侯士达的GEB,那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2 13:37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1204)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先来一篇访谈 《戴志康:从零至壹再归零》。我最早了解到戴的故事,还是在央视财经的《财富故事会》。那个时候的戴,作为80后创业代表红极一时。好像后来还去了《鲁豫有约》。呵呵,那个时候是80后的时代,现在是90后,过几年估计就得00后上台了。不过,这些都靠不住。 戴作为那个时期创业代表是少数几个活下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2 13:06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20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都说人老了,会对新生事物缺乏兴趣。 我看我目前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 看了两篇文章《中国十大摇滚乐队》《除了张炬 爱你们的男孩都老了》,里面的某些人的名字,当我高中和大学时听到时,都能沸腾一会儿。 一个二愣子青年,听到架子鼓的当、当、当。。。就能瞎激动起来。 但,现在不会了。 看过汪峰的访谈,他谈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2 12:46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20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我平时挺喜欢看看圈子里人的生存状态,也许是因为个人圈子太小了吧。 哈哈,然后看了这篇《80后游戏人:程序员的故事》。嗯,自己慢慢喜欢这样的文字。当然,专业编辑写作水平肯定是很高的。 不过,我想说明什么? 以前,看这类文字,都透着一种,我干技术,苦大仇深的感觉;又或者,我能走到今天,我很牛逼,我多么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2 12:17 二郎那个三郎 阅读(30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6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