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JMeter】jmeter线程数与集合点区别
场景:要压1000个用户针对于某个接口并发情况,当然这只是个小量并发,是考虑线程组设置1000,用户思考时间ramp-up period 设为0,还是考虑添加个集合点,集合达到的线程数设置为1000,超时时间设置为0,这两方案应该怎么选择?
线程设置图

集合点设置图

>Ramp-Up Period 设置0,立马开启发送请求,如果要模拟在一瞬间高并发的时候,很耗测试机器性能,无法支持较大的并发数
>如果Ramp-Up Period 设置1,代表1秒钟启动10个线程,0.5秒钟启动5个,也不算真正的同时10个并发。
----这种情况下,应该设置集合点,达到仿真高并发测试:
集合点作用:阻塞线程,直到指定的线程数量到达后,再一起释放,可以瞬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引用虫师的话“红军排长说:等一等!集结了所有战友后,大家再一起冲啊!这样给敌人的压力是最大的。”
Number of Simula...: 每集合够多少个用户(线程)后发送请求,确保设置的值不大于它所在线程组包含的用户数(线程数)
>设置为0,等同于设置为线程组中的线程数
>设置为非0,代表达到设置的用户(线程)后,并发执行后续操作
Timout in...: 超时时间,即多少毫秒后同时释放已集结的的线程,发送测试请求
>设置为0,Timer将等待线程数直到达到了Number of....设置的值后才执行,不够则一直等待
>设置为非0,如果超过了所设置的最大等待时间后,还没有达到Number of..设置的值,Timer将不再等待
eg:20个用户,2s中启动发送请求

在没有使用集合点情况下,测试结果:

设置集合点,同时启动线程

测试结果如下:

个人总结:使用集合点,能达到真实并发情况,使用线程组也可以将等待时间设置0,只不过对测试机器性能消耗较大。
---------------------
摘自:https://blog.csdn.net/lixiaonn/article/details/81301009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
如果,您希望更容易地发现我的新博客,不妨点击一下绿色通道的【关注我】。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