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记13
-
虚拟机管理软件
虚拟机
vmware workstation
windows系统
计算机硬件
虚拟机
libvirtd
linux(kvm)
计算机硬件
虚拟机
esxi
计算机硬件
-
虚拟机管理软件的三种网络模式
NAT(vmnet8)
仅主机模式(vmnet1)
桥接模式(本地以太网卡)
#修改网络环境
vi /etc/sysconding/network-scripts/ifcfg-ens32
按i
上下键移动到ONBOOT那一行。修改ONBOOT=yes
按esc
按shift+冒号
输入wq
执行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ip a
-
NAT(vmnet8)
虚拟机之间,与真机之间可以通信,并且虚拟机还可以访问外网
主机充当路由器
特点:虚拟机可以访问外网,真机以外的机器都是外网,真机以外的机器不能主动访问进虚拟机
ps:虚拟机的ip地址不会与真实的网络环境冲突
-
仅主机模式(vmnet1)
只能虚拟机之间,以及与真机之间通信,无法与外界通信
-
桥接模式(本地以太网卡)
相当于虚拟机直接连接到真正的交换机上
特点:虚拟机可以访问外网,真机以外的机器可以主动访问进虚拟机
ps:虚拟机的ip地址容易与真实的网络环境冲突
-
五种分区方式
#常规生产场景(工作)方案,网络集群架构中的某个节点服务器(很多个功能相同的服务器),即数据有多份或者数据不重要的服务器,建议分区方案如下:
/boot(相当于C盘):存放引导程序,建议大小是300-500MB
swap虚拟内存:1.5-2倍内存大小
/:根,存放所有数据,剩余空间都给根(/usr,/home,/var等分区和/共用一份分区,像Windows的C盘,所有数据和系统文件都放在了一起)
#数据库及存储角色的服务器,即有大量重要的数据的业务,建议分区方案如下:
/boot:存放引导程序,建议大小是300-500MB
swap :虚拟内存,1.5-2倍内存大小
/:根,50-200G,只存放系统相关文件,网站业务数据不放这里
/data:剩余硬盘空间大小,放数据库及存储重要数据的,data的名称也可以起别的名字。
提示:本方案其实就是把重要数据单独分区,便于备份和管理
#大门户网站,大型企业的分区思路
/boot:存放引导程序,CentOS6给200M,CentOS7给200M
swap:虚拟内存,1.5倍内存大小
/ :根,50-200G,只存放系统相关文件,网站业务数据不放这里
剩余空间不分区,保留,将来分配给部门,由他们根据需求再分
提示:此方法更灵活,比较适合业务线比较多需求不确定的大企业使用。
普通网友的分区方案:不推荐,应禁止(/boot,swap,/,/usr,/home,/var),没有主见的被动式的分区,没必要且管理麻烦。
#LVM:在线调整分区大小
1、性能差
2、没必要(事先规划好)!
可调整分区
#操作系统软raid不要用
1、性能差,没有冗余
2、生产场景使用硬件raid -
基础命令
ctrl+l---------清屏
-
系统安装后的优化
如果安装过程落了部分包组或者其他伙伴安装时没选,再安装后可以按如下方式补上安装时未安装的包组:
yum groupinstall "Compatibility libraries" "Base" "Development tools"
yum groupinstall "debugging Tools" "Dial-up Networking Support" -
加电-》bios-》MBR(启动盘的第一个扇区,512个字节,446引导程序,64分区信息,2结束的标志位)
-》bootloader(grub是一种具体的bootloader程序)
-》grub负责把操作系统内核加载到内存
-》读取启动级别
centos6:init (pid为0)
centos7:systemd(pid为0)
-》七种启动级别
- 0:关机 poweroff.target
- 1:单用户模式(不需要账号密码登录进操作系统之后就是管理员账号,破解管理员密码)rescue.target
- 2:多用户模式(没有文件系统,没有网络) multi-user.target
- 3:多用户模式(命令行) multi-user.target
- 4:没有被使用 multi-user.target
- 5:图形化界面(有网络) graphical.target
- 6:重启 reboot.target
-》启动其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