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Linux用户管理

2013-09-08 13:00  hduhans  阅读(137)  评论(0)    收藏  举报

(一) 配置文件

1、用户信息文件,路径:/etc/passwd。

   每一行数据代表一个用户信息,共7个字段,如:root:x:0:0:root:/root:/bin/bash

   字段含义:① 用户名,用户登录系统使用的用户名,此例:root 

        ② 密码位,早期此处用于存放密码,现一般不存放密码,但保留密码位(一般使用x),用户设置或修改密码时,系统一般先将密码写入此处,然后转入密码文件/etc/shadow中(留意命令pwconv和命令pwunconv,密码写入和回写)。此例:x 

        ③ UID,用户数字标识号,此例:0

         注:Linux用户分三种,a、超级用户(root,UID=0)  b、普通用户(UID 500-60000)  c、伪用户(UID 1-499) ,伪用户与系统和程序服务相关,一般无法用于登录系统,可以没有宿主目录,常见的bin、daemon、shutdown、halt等都是伪用户 

        ④ GID,缺省组数字标识号,每个用户必定有一个组标识号,如没有指定分配,则一般系统会自动设定缺省组标识与UID相同,此例:0

         注:a、每个用户至少属于一个用户组  b、每个用户组可以包含多个用户  c、同一用户组的用户享有该组的共有权限

        ⑤ 描述信息,例如存放用户全名等信息,此例:root

        ⑥ 宿主目录,存放基本信息,用户登录系统后默认目录,此例:/root

        ⑦ 命令解释器,用户使用的是Shell(简写:sh),默认为bash,此例:/bin/bash

2、密码文件,路径:/etc/shadow。

   每行代表用户的密码信息,共9个字段,如:hduhans:$1$AiirO$2sR4VFHracorB0lZvEO8G/:15955:0:99999:7:::

   字段含义:① 用户名,此例:hduhans

        ② 加密密码,将此处密码删除后,用户不需密码即可登录(忘记用户密码,可使用此操作)。此例:$1$AiirO$

            ③ 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密码的天数,起始计算时间1970-07-01,此例:15955

        ④ 最小时间间隔,两次修改密码之间的最小天数,0表示不限定,此例:0

        ⑤ 最大时间间隔,密码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此例:99999

        ⑥ 警告时间,从系统开始警告到密码失效的天数,此例:7

        ⑦ 账号闲置时间,账号闲置未登录的天数,此例:空

        ⑧ 失效时间,密码已经失效的天数,此例:空

        ⑨ 标志,一般不使用

3、用户组文件,路径:/etc/group。

4、用户组密码文件,路径:/etc/gshadow。

5、用户配置文件。

  1) 路径 /etc/login.defs :包含了用户配置的详细信息,如密码长度,密码最大时间间隔等

  2) 路径 /etc/default/useradd :包含用户默认存放路径,失效时间等

6、新用户信息文件,路径:/etc/skel。

7、登录信息。

   1) 路径 /etc/motd :用户登录后的提示信息,一般为给内部用户的信息。

   2) 路径 /etc/issue : 用户尝试登陆前的提示信息,建议尽量修改此信息,以免暴露系统信息给用户